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博物院-陶瓷文物

(2020-05-24 22:37:02)
标签:

南京博物院

陶瓷文物

分类: 展览展品
南京博物院-陶瓷文物

南京博物院-陶瓷文物

南京博物院-陶瓷文物

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    

入选南京博物院馆藏国宝,此座拱门是用明代大报恩寺琉璃塔的一套备用构件复原而成,门券上的形象为藏传佛教密宗所特有的法相装饰(六挐具),门顶端高举着神态威武的金翅大鹏鸟,两侧对称设置龙女、摩羯鱼、狮羊立兽、白象王等神像和神兽。

据史料记载,在当年建造大报恩寺塔时,共烧制的三套完整的塔身构件,一套用于施工,两套埋于地下,用于以后的维修。这座拱门就是当时两套备用件中的一套。


大报恩寺由明成祖朱棣以纪念明太祖朱元璋及马皇后的名义建造,由郑和监工完成。寺中建九级五色琉璃塔,塔高78.2米。“墙内开花墙外香”,这座琉璃塔当时在国内可能声名不显,但在国外赫赫有名,被认定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南京博物院-陶瓷文物

印度神话中的大鹏金翅鸟。鸟族之王,具有鸟的头、翅膀和人的身体,非常强力的灵鸟。


南京博物院-陶瓷文物

摩羯鱼(梵名Makara),又作摩伽罗鱼、么迦罗鱼。意译为大体鱼、鲸鱼、巨鳌。为经论中多处记载之大鱼。被视为与鲸、鲨鱼、海豚等同类。           

印度神话中,以之为水神(梵名Varuna)之坐骑,爱神(梵名Kamadeva)所执之旗上亦附有摩羯鱼图,又为十二宫之一,称摩羯宫。其头部与前肢似羚羊,身体与尾部则呈鱼形。在《慧琳音义》卷下中说:          

 “其双眼如月,张口则如洞谷吞南舟,凡出流如潮,若欲饮水自壑高下如山,大者长二百里。”  


南京博物院-陶瓷文物

童子,明代以前为童子骑狮羊立兽的形象,明代后就只剩下狮羊。童子,表示纯洁和清净法身,象征福报。狮羊立兽出现于9世纪,写实化的形象如同大角山羊,有翅膀,又有狮子的特征。


南京博物院-陶瓷文物

象王,为白象形象。象身洁白如雪,为善师之相。

南京博物院-陶瓷文物

琉璃瓦

南京博物院-陶瓷文物

南京博物院-陶瓷文物

南京博物院-陶瓷文物

唐三彩骆驼俑

南京博物院-陶瓷文物

南京博物院-陶瓷文物

唐三彩马    

南京博物院-陶瓷文物

唐三彩马    

南京博物院-陶瓷文物

三彩骑马俑  

南京博物院-陶瓷文物

南京博物院-陶瓷文物

南京博物院-陶瓷文物

画彩扬蹄陶马

南京博物院-陶瓷文物


南京博物院-陶瓷文物

白釉黑花瓷镜盒    

南京博物院-陶瓷文物

白底黑花开光童子莲雁纹瓷枕  

南京博物院-陶瓷文物



南京博物院-陶瓷文物

青釉多嘴带盖瓷罐  

南京博物院-陶瓷文物

青釉堆贴双龙划花莲荷纹瓷瓶  

南京博物院-陶瓷文物

南京博物院-陶瓷文物

陶鬲(táo lì),中国古代陶制炊器。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中国商周时期继续流行。其形状多为侈口、圆腹、三个袋状足,有的颈部有双耳。


南京博物院-陶瓷文物

原始瓷尊,西周晚期,镇江丹徒大笆斗墓出土,我国发现的最大的原始瓷器(青瓷)

南京博物院-陶瓷文物

新石器时代划纹小陶罐

南京博物院-陶瓷文物

清末紫砂提篮竹节壶

南京博物院-陶瓷文物

青釉狮形水注 西晋

南京博物院-陶瓷文物

笋形陶水盛  

南京博物院-陶瓷文物

明永乐释迦牟尼描金佛砖

南京博物院-陶瓷文物

鼠纹陶瓦当   战国时代

南京博物院-陶瓷文物

人面瓦当   六朝

南京博物院-陶瓷文物

陶拍,西周。印纹陶拍是汉以前中国南方普遍使用的—种表面拍印几何图案的陶器。印纹陶始见于我国南方新石器时代晚期。商周时代,印纹陶得到较大的发展,战国时开始衰退。

南京博物院-陶瓷文物

南京博物院-陶瓷文物

三彩天王俑  

南京博物院-陶瓷文物

三彩镇墓兽  

南京博物院-陶瓷文物

南京博物院-陶瓷文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