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石刻:灰牛石

标签:
崂山石刻灰牛石 |

灰牛石

这个没有牛头的巨石真的很大,用人作参照物便可知晓。

灰牛石的旁边已盖上了房屋。

走近可见,石上有石刻。

石刻全文如下:
“乃一石牛,
青岛山友“绿水青山”老师对此石刻颇有感触,他认为,刻石者借着吟咏一块象形石,暗喻了自己的所作所为,抒发了胸中的感慨。
绿水青山老师认为该诗大意是:
“这是一头石头的牛啊,它聪明的居住在桑家涧的上流。
“光绪三十四年为公元1908年,其时正值德国侵略者对青岛进行殖民主义统治,自号崂山逸人的文化志士,他隐居崂山,在深山中过着自食其力的田园生活。他发誓不给外国侵略者卖命,他认为他的选择是明智的,他为他的信念坚贞不渝。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本人多么强烈的民族气节,他的作为令人肃然起敬。该石刻是崂山古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决心不让这种高风亮节的爱国主义精神湮没在荒草野林中,特介绍给广大朋友,以表示对诗人崇高的敬意。”

万幸的是,当地农民还没有破坏掉这块有意义的巨石。但仍旁边不断建设,周边环境令人担忧。
现在灰牛石所在的地点是晖流社区。据《崂山县志》记载,明朝万历年间,李氏从即墨鳌山卫先到大崂村,后迁此建村,因村南和村东南半山腰各有一块象灰牛的石头,故取名为灰牛石村。1934年改名为晖流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