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乐山大佛

标签:
乐山大佛杂谈 |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是唐代摩岩*造像的艺术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乐山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51个,耳长6.7米,鼻和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9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在大佛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超过16米的护法*天王石刻,与大佛一起形成了一佛*二天王*的格*局。与天王共存的还有数百龛上千尊石刻*造像,宛然汇集成庞大的*佛教*石刻艺术群。


“乐山大佛”是后人对这座位于四川省乐山市的大佛的通称。建造于唐代地这座大佛,真实的*官*方名称却一直是迷。事实上,根据后来诸多专家考察证实,这座被我们称为“乐山大佛”的石刻雕像的真实*官*方名称应该是: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
乐山大佛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第4层、第9层和第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正胸有向左侧也有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但互未凿通,这些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防止了大佛的侵蚀性风化。
1981年上映的电影《神秘*的大佛》,许多观众正是通过这部电影而开始认识和了解乐山大佛,并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2011年拍摄,鉴于敏感词太多,就不详细介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