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2018-12-06 14:01:16)
标签:

青岛寺庙

天后宫

青岛天后宫老照片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一百多年前,德国人拍的青岛天后宫。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11月14日,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侵占青岛,青岛沦为殖民地。

德国派海军提督狄特立克斯率4艘巡洋舰抵胶洲湾,以操演为名强行登陆。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一再训令山东巡抚李秉衡、登州镇总兵章高元:任其恫吓,不为所动,断不可先行开炮,衅自我开。章高元遵从清廷指令,未作任何抵抗,率兵撤离青岛。德军兵不血刃占领青岛。从此,青岛沦为德国的殖民地。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1897年,德国占领青岛后,对青岛进行规划,天后宫成了“欧美人杂居区”,不允许中国人居住,德国总督想把天后宫拆除,但遭到了青岛民众的强烈抵制,后来迫于舆论压力不了了之。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清朝时青岛天后宫外貌。
老青岛人都知道有句俗话,叫“先有天后宫,后有青岛市”。青岛天后宫,旧时称“天妃宫”,老百姓称之为“中国大庙”,始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青岛市区现存最古老的明清砖木结构建筑群。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门口是戏楼。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现在的青岛天后宫。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德国人拍天后宫戏楼。

据现存的同治年间石碑记载:“天后宫殿前旧有戏楼遗址,而栋宇全无,不堪适观……”1865年6月,天后宫进行了修缮并重建戏楼,胡存约的《海云堂随记》对戏楼有如下描述:坐南朝北,与正殿相靠连为一体,中间有过路台,屋顶为重檐歇山顶,履以琉璃瓦。重修之后的天后宫,“敞之以庭堂,峻之以阶级,节梲耀彩,金碧辉煌,可威震四海……”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现在的天后宫戏楼。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以前正殿的门匾是“海天清晏”,现在这块匾已遗失。那时石碑立在院中,现在石碑已移至门口。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德国士兵在正殿前留影。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德人拍摄。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德人拍摄道士用膳。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现在的去的天后宫正殿,门匾是“慈云常护”。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山门口,一进院内。德国士兵和村民。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山门口,德国妇人和狗。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一进院内。建成时,天后宫由三间圣母殿和龙王财神两配殿构成,建立之时,旗杆当然是在山门前。后历经明、清、民国七次维修扩建,特别是清代雍正十一年(1733年),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两次较大规模的修扩,成为具有较大规模的建筑群。因为是向南扩建的,因此将原来的旗杆包围在院内。后来扩建时旗杆也移至大门口。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德国士兵和道士在山门口。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现在的山门口。现在右边开门之屋是展览室。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进屋看展览。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青岛口基本历史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海上丝路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和平女神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护国圣功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妈祖北传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渔家女子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艺文回想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盛世重光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民俗馆照片,青岛大嫚在炕上做针线活。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青岛天后宫-历史照片

民俗馆照片,青岛大嫚出嫁。

天后宫,始建于1467年(明成化三年),初建时称“天妃宫”,修建了3间正殿圣母殿,2间配殿(龙王殿和财神殿)。天后宫由胡善士捐地建成。1644年,天后宫进行了整修和扩建。1726年,仿雍正御笔亲书“神昭海表”匾额青岛天后宫。1733年,新天后宫大殿建成。 1936年,青岛商民集资对天后宫进行大规模扩建和整修。重修之后的戏楼,建筑面积增加到1100多平方米,殿宇增加到16栋,楼顶的琉璃瓦选用黄绿色。1937年,又在原有戏楼旧址上重建了一座戏楼,并将戏台由室外移至屋内,前后与茶楼结合为一体,今天看到的天后宫戏楼就是在此基础上整修而成。

1982年,天后宫被列为青岛市市级保护单位,1996年,被辟为青岛民俗博物馆。1997年,天后宫对外开放。1998年,天后宫进行大规模整修, 并从福建复制了丢失的雍正皇帝御赐的匾额,并引进名贵树种。1999年,天后宫庙会恢复。2000年,钟鼓楼恢复。2009年底至2010年初,民俗博物馆对天后宫戏楼进行了修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金山宝塔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