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岛天后宫

(2018-10-28 16:03:44)
标签:

青岛寺庙

青岛天后宫

杂谈

分类: 佛庙道观
青岛天后宫



青岛天后宫

青岛市天后宫位于青岛市太平路19号,始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是青岛市区现存最古老的明清砖木结构建筑青岛天后宫群。“先有天后宫,后有青岛市”,青岛开埠于19世纪末,而天后宫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青岛天后宫

500多年前初建成时,天后宫由三间圣母殿和龙王财神两配殿构成。后历经明、清、民国等七次维修扩建成目前规模。1996年,青岛市政府对其进行全面修复,并将其辟为“青岛市民俗博物馆”,于1998年12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


青岛天后宫


这是正门,也是戏楼。大戏楼正门临太平路,为两层楼阁式,重檐歇山顶,下设大门,门前设有一对大旗杆和一对石狮,二楼原悬有花岗岩石刻立匾“天后宫”,左 、右、上均有二龙戏珠浮雕,下部采用波浪式房檐,寓意进得门来应无“戏檐(戏言)”。

青岛天后宫

文革动乱期间,天后宫遭遇天灾人祸。殿内神像被砸毁,戏楼双层飞檐琉璃瓦被砸掉,两侧小门上“海不扬波”、“威武显灵”的匾额不翼而飞,门口旗杆遭到雷击,庙会被禁止,天后宫面目全非。

最近在开展扫黑除恶活动。

青岛天后宫

台湾大甲镇澜宫董事长捐赠的门匾。

青岛天后宫

匾额书有“慈云普被”四字,为1940年商会大盐商丁敬臣所置。

丁敬臣是青岛当年“四大家族”(刘子山、傅炳昭、丁敬臣、李涟溪)之一。在早期青岛商界,丁敬臣是个响当当的人物,曾任青岛总商会会长,开办有多家企业,堪称岛上大亨。只是,日本占领青岛后,丁敬臣创立大阜银行,曾为日本人融资,可谓晚节不保。

丁敬臣当过青岛财政局长后来因汉奸罪被判刑五年。1949年去台湾。


青岛天后宫

院内侧看大戏楼,打开门板就是舞台。

据现存的同治年间石碑记载:“天后宫殿前旧有戏楼遗址,而栋宇全无,不堪适观……”1865年6月,天后宫进行了修缮并重建戏楼,胡存约的《海云堂随记》对戏楼有如下描述:坐南朝北,与正殿相靠连为一体,中间有过路台,屋顶为重檐歇山顶,履以琉璃瓦。重修之后的天后宫,“敞之以庭堂,峻之以阶级,节梲耀彩,金碧辉煌,可威震四海……”

外侧楹联:“看出将入相袍笏登场无非借古处衣冠要妆点神灵圣迹,就福善祸淫现身说法岂为炫世人耳目只宣化菩萨心肠”。

 


青岛天后宫

青岛天后宫现占地面积近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为二进庭院。其有正殿、配殿、前后两厢、戏楼、钟鼓楼及附属建筑共计殿宇16栋80余间,是一处典型的具有民族风格的古建筑群。除戏楼为琉璃瓦盖顶,其它建筑物均为清水墙、小灰瓦,且经苏州式彩绘点染,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在整个青岛地区的古代建筑中,青岛天后宫的建筑艺术和彩绘艺术都是首屈一指的。

青岛天后宫

天后宫平面布置图


青岛天后宫

钟楼

青岛天后宫

鼓楼

青岛天后宫

西厢有药王神殿。

青岛天后宫



青岛天后宫

内祀药王孙思邈。

青岛天后宫

孙思邈(541年—682年,存在争议,详见正文“年龄争议”目录),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西魏大统七年(541年),孙思邈出生于一个贫穷农民的家庭 。他从小就聪明过人,长大后开始爱好道家老庄学说,隋开皇元年(581年),见国事多端,孙思邈隐居陕西终南山中,并渐渐获得了很高的声名。

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后,孙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请,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  

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孙思邈年高有病,恳请返回故里。永淳元年(682年),与世长辞,享年141岁。


青岛天后宫

东厢有送子娘娘殿。

青岛天后宫



青岛天后宫



青岛天后宫

怀抱一男一女,男女平等。

青岛天后宫

二进院有正殿。

青岛天后宫

山门。门匾“神明默佑”,双重含义,有天后林默娘保佑的意思。

青岛天后宫

进门回看,门内有两块石碑。其中一块刻于清同治四年的《募建戏楼碑记》的石碑,碑文记载:“窃闻青岛开创以来,百有余年矣。迄今旅客商人,云集而至。”在这里,碑文中使用的“青岛”一词,已不是一个岛、一个村、一座山和一个海口的概念,而是青岛地区的总称。对于碑中之“青岛开创”和“百有余年”的断语,时间当在清乾隆年间,这应该是青岛的“开埠”之始,至今已约300年的历史。这时青岛历史的重要证明。

青岛天后宫

通过山门进入二进院落,庭院中有一雌一雄两株大银杏树,传为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重修大殿时所植。

青岛天后宫



青岛天后宫

与山门对应的是青岛天后宫正殿,正殿内供奉天后——妈祖

青岛天后宫

门匾“慈云常护”由青岛书法家孟庆泰书。

青岛天后宫

“神昭海表”匾,行楷阳刻,原为清雍正四年(1726年)御书颁赐湄洲、厦门、台湾三处神祠悬挂。详见蓝廷珍《谢恩疏文》。以后此匾多被复制悬挂于多地天后宫正殿。故今存包括湄洲祖庙所挂之匾,皆为复制品,且不详其复制年代.唯仙游县度尾镇龙井宫复制匾中刻“雍正御笔之宝”方形阳文篆章,上款:“雍正四年御笔赐匾”,下款:“乾隆十年(1745年)仲秋吉旦”。此匾必从湄洲祖庙原匾所复制,而青岛天后宫的门匾动乱中遗失,这是去湄洲复制的第二块门匾。


青岛天后宫

楹联:“大海茫茫无岸无边观于天天高在上,飙风发发莫忧莫惧傒我后后来其苏”,落款为“天禄园蜀郡传泰赠匾宋启灿补书”。这些匾额楹联都极具艺术性、观赏性。


青岛天后宫



青岛天后宫

正殿内供奉天后妈祖。这尊妈祖像是由整条樟木雕刻而成的,并且在妈祖故里莆田开光分灵,高2、8米,是世上最大的木雕神像之一。两边还雕塑有妈祖的护将“千里眼”和“顺风耳”。整个正殿内显得庄严肃穆。

青岛天后宫

天后即是妈祖,历史上是真有其人的。妈祖神是人们为了纪念林默娘而塑造出来的。林默娘是福建莆田县湄洲屿红螺乡"林善人"林愿的女儿,生于公元960年(宋太祖建隆元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排行第七,有一个哥哥和五个姐姐。她出生都满月了却从未哭过,因此,取名默娘。默娘从小长在海边,很快学会了游泳。十几岁就时常跟父亲和哥哥出海。有一次在海上遇到了大台风,船翻了,默娘奋不顾身救起了父亲,找回了哥哥的尸体。此事发生在一个弱女子身上自然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后来,默娘经常在海上帮助那些遇难的渔民,尤其在夹门乡为渔民们办了很多好事。可是林默娘28岁的时候,竟身染重病去世了。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好心的姑娘,特地在湄洲屿建了祀庙,称“通贤灵女庙”,以后受封为顺济神。随着沿海人民对澎湖的开发,渔民们也在澎湖为林默娘立像建庙恭祀,称她为“天妃”或“圣妃”,也称"妈祖"。而妈祖仅活了二十八年,代表着二十八星宿。

青岛天后宫



青岛天后宫

“千里眼”

青岛天后宫



青岛天后宫

“顺风耳”

青岛天后宫



青岛天后宫

精美的木雕

青岛天后宫

正殿门口有一口大铜缸。

青岛天后宫



青岛天后宫



青岛天后宫

东偏殿是“龙王殿”。

青岛天后宫



青岛天后宫

门匾“龙王殿”由青岛书法家王梦凡书。

青岛天后宫



青岛天后宫



青岛天后宫

内祀龙王为东海龙王敖广。敖广面目狰狞,面色为黑色。《西游记》中东海龙王面色红润,为什么身为四海龙王之首的东海龙王会是黑色脸呢?相传,古代人民耕地要下雨,大旱之年,人们求雨无方,便将龙王像放在太阳下暴晒,以此求雨。因此,龙王在现在庙中的形象为黑色脸。


青岛天后宫



青岛天后宫

供案下面有一个猪头。

青岛天后宫

左右护法

青岛天后宫



青岛天后宫

雕梁画栋,都是关于龙王的故事。

青岛天后宫



青岛天后宫



青岛天后宫

西偏殿是“督财府”。

青岛天后宫



青岛天后宫

内祀文财神比干和武财神关羽。

青岛天后宫



青岛天后宫

干将周仓

青岛天后宫



青岛天后宫



青岛天后宫




青岛天后宫

从山门看戏楼。

青岛天后宫

东偏门。文革动乱期间,天后宫遭遇天灾人祸。殿内神像被砸毁,戏楼双层飞檐琉璃瓦被砸掉,两侧小门上“海不扬波”、“威武显灵”的匾额不翼而飞,门口旗杆遭到雷击,庙会被禁止,天后宫面目全非。

青岛天后宫

西门

青岛天后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青岛天一宫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