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岛大通宫(一)

(2018-08-02 16:56:43)
标签:

九宫八观七十二庵

大通宫

石桥庙

玉皇阁

杂谈

分类: 其他
青岛大通宫(一)



青岛大通宫(一)

大通宫,位于青岛即墨城子村北,墨水河西岸高埠处。大通宫,俗称石桥庙。曾名玉皇阁,明万历版《莱州府志》卷四载有:“玉皇阁在县治南三十里”。始建年代不详,民间传说为唐代建,袁天罡与李淳风选址。 袁天罡、李淳风在唐代确有其人。袁天罡为成都人,著有《六壬课》、《五行相书》。李淳风岐州雍县人,明天文历法,著有《法象志》。他们二人是否到过城阳,未见史籍记载。但石桥庙所处的位置,东“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勘舆学说,因此,数百年来香火不断。


青岛大通宫(一)



青岛大通宫(一)



青岛大通宫(一)

山门

青岛大通宫(一)

山门里有门神二尊,东西各一。位东面西者,白脸,手持一锏;位西面东者,紫脸,手持大刀。二位是唐代战将“秦叔宝”和“尉迟恭”。这是秦叔宝(秦琼)。

秦琼(?—638年),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隋末唐初名将。初为隋将,先后在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帐下任职,因勇武过人而远近闻名。后随裴仁基投奔瓦岗军领袖李密,瓦岗败亡后转投王世充,因见王世充为人奸诈,与程咬金等人一起投奔李唐。投唐后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是一个能在万马军中取敌将首级的勇将,但也因此浑身是伤。唐统一后,秦琼久病缠身,于贞观十二年(638)病逝。生前官至左武卫大将军、翼国公,死后追赠为徐州都督、胡国公,谥曰“壮”。贞观十七年被列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传说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杀兄杀弟,又杀死十个侄子,因为心中有愧,夜间常做噩梦,便让尉迟恭和秦琼这两大猛人宿卫在自己寝殿旁,各路冤魂从此不敢来侵,流传到后世,他们二人便成为老百姓看家护院的门神


青岛大通宫(一)

这尊是尉迟敬德。尉迟敬德(585年-658年12月26日),名融 (后世误载名“恭”),字敬德,以字行,朔州善阳(今山西省神池县)人。唐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尉迟敬德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生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玄武门之变时助李世民夺取帝位。官至右武侯大将军,封鄂国公。晚年谢宾客不与通,于显庆三年(658年)去世,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号“忠武”,陪葬昭陵

传说敬德面如黑炭,擅使铁鞭,骑乌骓马,据《西游记》一书,尉迟恭与秦琼因保护唐太宗李世民免于龙王鬼魂之犯,成为两位道教传统门神,尉迟恭年少时曾为铁匠,后世铁匠常奉之为职业守护神。


青岛大通宫(一)

前院照壁墙

青岛大通宫(一)

照壁的背面是大通宫简介。

青岛大通宫(一)

墨水河西岸的大通宫(俗称石桥庙)是一座道教宫观。现大通宫属明代风格三进院落结构,南北排列,分大门、前院、中院和后院。前院供奉石桥老母、碧霞元君和风、雨、雷、电等诸位神明;中院供奉得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地母娘娘、财神、神农氏等诸神;后院大殿供奉道教最高神三清道祖,偏殿供奉东华帝、三官大帝和十二药王等道教神仙。大通宫积极响应国家宗教政策,门票和香火免费提供,为周边区域信仰提供了良好的精神休憩的家园。

青岛大通宫(一)

照壁的东西两侧是钟鼓楼。

青岛大通宫(一)



青岛大通宫(一)



青岛大通宫(一)

前院的正殿是老母殿。

青岛大通宫(一)

正殿祀七位老母,中间是“石桥老母”。

青岛大通宫(一)



青岛大通宫(一)

左侧有泰山老母(碧霞元君)。

青岛大通宫(一)

中院

青岛大通宫(一)



青岛大通宫(一)

中院的正殿是玉皇殿。

青岛大通宫(一)

正中祀玉皇大帝。

青岛大通宫(一)



青岛大通宫(一)



青岛大通宫(一)

右侧是南极长生大帝。

青岛大通宫(一)

左侧是北斗七元星君。

青岛大通宫(一)

两侧站立四位天神

青岛大通宫(一)



青岛大通宫(一)

托塔李天王

青岛大通宫(一)

太白金星

青岛大通宫(一)

二郎神

青岛大通宫(一)

哪吒

青岛大通宫(一)



青岛大通宫(一)

东殿是王母殿

青岛大通宫(一)

正中祀王母娘娘

青岛大通宫(一)



青岛大通宫(一)

右侧是观音菩萨

青岛大通宫(一)

左侧是女娲娘娘

青岛大通宫(一)

女娲娘娘手中的五彩补天石。

青岛大通宫(一)



青岛大通宫(一)

西殿是地母殿

青岛大通宫(一)

正中祀地母娘娘

青岛大通宫(一)



青岛大通宫(一)

左侧是眼光娘娘

青岛大通宫(一)

右侧是送子娘娘

青岛大通宫(一)



青岛大通宫(一)



青岛大通宫(一)



青岛大通宫(一)



青岛大通宫(一)

古代不其城布局示意图,出北门过墨水河就是石桥庙。

青岛大通宫(一)

墨水河上有座石桥,又名华桥,当初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驿道。旁边的大通宫和村落也以石桥为名。(照片来自网络)

青岛大通宫(一)

华桥位于青岛城阳区与即墨交界的墨水河上。据《城子村志》记载:“石桥,据传西汉时为不其县制,属琅琊郡,有驿道经过墨水河,河上已建有桥梁。至唐又建为石桥,名曰华桥。明代,道人李季重建。李季为建此桥,去南方数载,化缘集资,并招人于马山凿巨石,用滚木滚来,筑成此桥,因年代久远,桥被淤塞,桥面毁坏,民国三十二年重修”。华桥之名源于桥西岸即墨的华桥村。石桥为24拱,全长55.8米、高2.2米,露出水面约1米。 

(照片来自网络)
青岛大通宫(一)

石桥旁新建公路桥后,老桥被遗弃于河道,完成其历史使命。


有关资料记载,石桥庙正殿是传统的宫殿式建筑,斗拱飞檐,下有石柱四根。殿宇上盖青色小瓦,脊上有俗称天狗、飞龙、神上神等饰物。正殿名玉皇殿,祀昊天奎厥至尊,玉面鹰嘴,怒目圆睁,面色青紫;左侧有电母(俗称闪打娘子),系女神,双手捧明镜一面,身披彩带,首梳发髻。

玉皇殿东西两侧各有一配殿。其东侧供十八罗汉,西侧供千手千眼观音(俗称千千佛)。据目击者说,千手佛塑像,除两臂合十外,还有二十四臂,每臂手各有眼睛一只。东西配殿的墙壁上绘有宣扬因果报应的图画,人物栩栩如生。东配殿之东有道舍六间,较大殿低矮。

石桥庙的后殿供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君帝,简称真武帝君,是道教信奉的护卫之神。其塑像站立,披发,黑衣,仗剑,脚踏龟蛇。

在前殿外的东侧,还有一矮小的奎星阁,祀文曲星。其南有山门,门外有石碑一通,可惜碑文失考。石桥庙西墙外,有砖塔十余座,是历届主持的藏骨处。另外,有庙产38亩。

另有一座已消失的道观是青霄宫,它就位于石桥庙西侧,俗称老母庙,1940年春建成。

在即墨灵山原建有清霄元君祠,清同治版《即墨县志?拾遗》载有:“灵山清霄元君祠,不知起于何时,万历年重修,掘得元君遗蜕并一石碑,乃周元王五年建。”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有庙会,香火极盛。

1938年日本侵占灵山后,禁止民众进香赴会,乃有在石桥另建老母庙之说。

1939年,由城阳人牛席珍、袁纲伦、京口人任知范等人为会首,组成了还迁灵山老母理事会(名称已记不准),开始将灵山老母庙迁至城阳石桥村另建。1940年,建成青霄宫,主祀青霄元君,即灵山老母,又称石桥老母。相传青霄元君是天宫瑶池七仙女中第六女,得道成仙后专察人间善恶云云。

青霄宫正殿礼元君,庙的结构及格式与石桥庙略同。院中有砖砌香炉一座,东西各有廊坊一处,共8间。东廊坊设有问讯处,解答抽签事宜,同时由袁纲伦诊脉处方。正殿南端有钟(在东)鼓(在西)楼各一座,高二层,约七八米,有石阶可登(1980年拆除)。钟鼓楼之间为山门,山门外有一旗杆,民国二十九年岁次庚辰夏四月十五日(1940年5月21日),举行开光仪式并开办首届四月庙会。

 

大通宫与青霄宫自建庙之后,每年均开办“老母庙会”与“石桥庙会”,各地善男信女入庙烧香、祈福者人山人海,络绎不绝。

由于时逢战争年代,大通宫庙会逐渐衰落。1962年,大通宫改建成学校,建筑遭到严重破坏。1992年学校搬迁,大通宫闲置下来。之后,在社会各界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大通宫先后被列为区级和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憾的是,青霄宫已彻底消失了。

2006年6月1日,前殿、大殿重建完成并对外开放。2016年5月21日,又对后院三清殿、东华帝君殿、三官殿和药王殿举行了隆重的神像开光仪式。开光仪式过程中,天降异像,太阳周围形成一圈七彩光环,神光瞬间普照道场,至此这座有着1400年历史的道教宫观又重放光彩。


根据上述描述可知,现在大通宫是综合了原石桥庙和青云宫历史而重建的,包括内部供奉的神祗和建筑结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