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大士寺

标签:
崂山佛教寺庙大士寺 |
分类: 其他 |

大士寺,又名大士庵、石湾庙、石院庙。位于崂山区沙子口镇石湾村西山。创建于明代。该寺有大殿3间,内祀观音,又有庙田60亩。系石佛寺(潮海院)之脚庙(即下院)。据史料记载,石佛寺建于南北朝时期,而大士寺则建于明代正德至嘉靖年间。当时有正殿二间,东、西两厢房,文 革时期被拆除,只剩庙前两株直径一米多的大银杏树。2006年修复。
石湾森林公园大士寺景区位于崂山区午山山脉,是国家 3A 级景区。景区内的大士寺因供奉观音大士而得名,与东晋高僧法显天竺取经渊源颇深。史料记载,大士寺始建于魏晋时期,扩建于明代正德至嘉靖年间,系潮海院下院,迄今为止已有千年历史,2006 年被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政府批准的宗教活动场所。
自古以来,许多高僧大德常云集于此,传经讲法,对我国的佛教发展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古刹隐于山林之间,曲径通幽,泉洌涧环,四时八节香客不断,遐迩善信倍加推崇。景区整体环境保持原生态,在城市之中难能可贵。
阿弥陀佛是表无量光明,无量的寿命,无量的功德。观音菩萨是表大慈悲,宇宙的大慈悲。大势至菩萨是代表喜舍
地藏菩萨(梵语:Ksitigarbha),因其“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所以得名。佛典载,地藏菩萨在过去世中,曾经几度救出自己在地狱受苦的母亲;并在久远劫以来就不断发愿要救度一切罪苦众生尤其是地狱众生。所以这位菩萨同时以“大孝”和“大愿”的德业被佛教广为弘传。也因此被普遍尊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并且成为了汉传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唐朝来华求法的地藏比丘被认为是地藏菩萨的化身。这位出身新罗王族的僧人所在的安徽九华山也被视为地藏菩萨的应化道场,并因此成为了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千百年来香火鼎盛。
大士寺周围的山涧里树木品种较多,这与当时一些云游和尚经常来去,带来一些树木品种栽培成功所致。如:盐扶木、怪枣、皂角等,就连那株大银杏树上还寄生出一棵“车梁”树 (车梁也称轴梁,木质硬,旧时木轮车用做车轴。)历史上有一支反动军队,编号为8489,老百姓都传:“8489,杀树杀狗”,这支军队所到之处把树木全部伐光。但是由于大士寺地处偏僻而又隐蔽,所以周围树木免遭劫难。
大士寺所处地理位置为子午山南麓(俗称黑尖山)的山涧中,此地涧深水清,树木茂盛,鸟语花香。明万历年间,进士蓝田曾来此游览,并题诗一首,赞曰:“古庵正倚黑尖山,居民来就水甘泉”,并表示要:“卡宅从兹老,为农去国除气打算在此长期居住。”由此可见风景之诱人。
大士寺因祀奉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所以一直香火很旺。每逢正月十四日庙会,更是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