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汉画像石馆-馆藏精品汉画像石

标签:
汉画像石 |
分类: 汉画像砖石 |

周穆王拜见西王母
1982年出土于滕州市官桥镇后掌大村。图像雕刻技法为浅浮雕,画面二层;左刻羽人饲龙,蛇、龟;上层,娱乐游戏、老者拜见,二桃杀三士,周公辅成王;下层,东王公见西王母画面,左有东王公坐在青气为廓、紫气为城的城堡中,旁有青龙、天牛,中间各种神仙人物,羽人、仙兽飞奔,有五龙拉的云车,有人骑龙,有蛇拉云车,前有祥云、天马、三足鸟浩浩荡荡向昆仑上进发,右刻西王母端坐于莆团之上,旁有玉兔捣药、人面鸟身者羽人。
穆天子曾经西征,抵达青鸟栖息的所在,彼时西王母出来,止之。
西王母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比较特别的人物,传说她居住在昆仑之丘、瑶池之滨。《山海经》说她“其状如人,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有三只青鸟为伴。而《汉武帝内传》说她是容貌绝代的女神,并赐予汉武帝三千年结果的蟠桃。葛洪《枕中书》则说她是元始天王与太元玉女所生的天皇,而她则生地皇,地皇生人皇,竟是把她当成女娲一样的造人始祖。凡此种种,演化至今,西王母成为众所周知的王母娘娘,是玉皇大帝的正妃。
西王母是战国秦汉时期最受崇拜的神明,历史文献多有记载和描述,在两汉时期的画像石中,西王母也一直是至高无上的神仙世界的首领。西王母最早出场于半人半兽的怪异世界,后来变成一位仙药制造神,在其身边聚集了专门制造长生不老仙药的玉兔、蟾蜍以及采集原料或传播仙药的青鸟等等。两汉时期的人们崇拜和信仰西王母,主要是为了长生不老或起死回生。
在滕州汉画像石馆展厅中,一块巨石可谓煜煜生辉,堪称镇馆之宝。它高96厘米,横258厘米,厚20厘米,重约1.49吨,出土于官桥镇后掌大村。在这块石头上,汉代画师用他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勾勒了众多震撼人心、惊心动魄的历史画面。
这块汉画像石,总体构图分为上下两大层,在下层又分为左右两格,左格纵40厘米、横117厘米的画面一幅,称作《泗水升鼎图》,是整块汉画像石的精彩之笔,经典之处。它既相对独立,又和其上下三层所刻画的《孔子见老子》及《力士图》,《孔子周游列国》及《车马出行图》所体现的汉代儒家思想相辅相成,互为映衬。
在整幅画面上,中间是一座拱形桥,桥上立有滑轮架和两边拉绳子的人,桥下边水面泊有船只和跳跃的鱼儿;有升到半空的鼎和探出身子的龙;桥左上方和右下方还有指挥捞鼎的督导官。这就是一幅非常形象的“泗水捞鼎”的生动场景。
在“泗水捞鼎”的右上角,刻画了一人腰悬鸟篓,蹲坐张弓,瞄准欲飞的两只野鸟。
此画像石出土于滕州市滨湖镇,陈列于滕州汉画像石馆精品厅,雕刻技法为浅浮雕。横130厘米,纵90厘米,画面中央高耸一建鼓,顶有华盖,羽葆飘动,二人边鼓边舞,前各有一墩,左有弄丸、倒立、抚琴者;右有二羽人舞剑;左上有猫头鹰、五首人面双鸟头兽,一人首二兽身者;右上有鸣凤飞天,仙树上有羽人饲凤等。
汉代乐舞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把音乐,舞蹈、杂技融为一体,具有综合性。当时的民间歌舞盛行,杂技品种繁多,统称为乐舞百戏。汉代舞蹈风格以楚舞为主,按照不同风格,特点、表演场合可分为三种形式:盘鼓舞,长袖舞,建鼓舞。
建鼓舞是汉代盛行于宫廷和民间的一种双人舞蹈,建鼓又称“楹鼓”是最具特色的打击乐器,是祭祀升仙为主题的表演形式,建鼓舞有男子对舞,女子对舞和男女对舞等形式。
人生无常,死后为空。然而汉代人却梦想得道升仙,永世长存,被称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的升仙图则是汉代人这种思想的反映。画面上层中间为西王母,左右两侧是伏羲女娲蛇尾相交,西王母左边有尾巴分叉的九尾狐,右边有玉兔捣药和蟾蜍炼丹;下层是牛车和羊车向左出行,一只西王母的信使青鸟在上面飞翔,意思就是墓主正去见西王母,雕刻得精美细腻。
永元十年
纪年汉画是汉画像石中的珍品。永元十年纪年画像石虽貌不惊人,却很有名气。上部刻有文字,中部是一个手持笏板的人物,向左站立,下部是刻有斜纹的方框。伏身辨认上部有些模糊的刻字,得知这是一块颜氏祠堂的画像石,记载了颜文羽昆弟六人葬母的这一事件,距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西周末年,小邾子颜友分封来到今滕州市区东部,在商代倪城废墟上建都立国,夙兴夜寐,励精图治,开创了500余年的基业,“卓然泗上十二诸侯之上。”其后裔一支迁居鲁国曲阜,成为名门望族,出了颜回、颜延之、颜真卿等不少名人。也有一支仍固守家园,在小邾国故土上繁衍生息,参与了滕州地区汉文化的创造,也留下了历史的踪迹。


伏羲、女娲是数量最多的画像内容之一。伏羲女娲是我国古代两位非常著名的人物,也是传说时代的古帝王。在传说中他们都具有多种能力,伏羲发明渔猎工具,发明八卦,女娲更是神通广大,既补天,又造人。由于他们能再造生命,因而受到渴望长生不死的汉代人的特别尊崇,多刻于墓室、石碑、祠堂或石阙上。人们更愿意把伏羲时代的人物当作“神”供奉,以求庇护。

交龙。之所以交龙画像历经千年经久不息,是由于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即:生殖信仰和辟邪祈福的涵义。

龙

双龙

青鸟和星座
前一篇:青岛汉画像砖博物馆的汉画石及拓片
后一篇:四川博物院的汉画像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