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竹子庵石刻
标签:
崂山石刻竹子庵玄阳观 |
分类: 古迹石刻 |
“金丹帛虎”
竹子庵又称"玄阳观",位于青岛市李沧区北九水办事处戴家社区的戴家村北山的山腰中,为崂山"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一。
依山而建,因其初建时为就地采石垒砌的石头建筑,状如古时铃铛,故民间又称其为"铃铛石屋",清乾隆年间重修,有石刻为记。竹子庵是道教建筑,分东殿和西殿,道观西侧有五级石塔。"文革"期间,道观及石塔均被毁。竹子庵遗存多处摩崖石刻和碑刻,主要有"金丹帛虎"、"紫竹野林"、"重师玄风"、"道义千古"、"灵隐玄阳"等,现在后三处石刻已找不到了。
玄阳观后石壁上有一古老石刻,是清代雍正年间(1723年)重修石刻,距今已有近293年了。石刻内容是:“玄阳观”、“老清三君
南侧丛林中“紫竹埜林”(埜,音意同“野”)保护完好,是上有“东坡 岁次乙丑”等字样,相传为苏东坡所题。西侧“金丹帛虎”石刻,四个大篆字,字迹浑厚,每字约1平方米大,老远在山下就能看到,传说系唐朝大将尉迟敬德所题。题字之人也是众说纷纭,也是一大怪也。据青岛宋立嘉先生介绍,2007年前后他去九水路街道,走访了毕家、戴家、桃园等社区。在戴家采访的时候了解了知情人,原来这些石刻大部分是村中能工巧匠戴学林所刻。
“天河水池”
“直往上观”
修建的竹子庵,东殿分三殿,分别供奉关公、王母、三清,王母娘娘放在正殿,突出女性地位,也有纪念全真教祖师王重阳之女弟子孙不二之意,因为竹子庵旧时是孙不二所创全真"清净派"道庵。殿前是高大的银杏树,高40余米,是青岛市长的最高的银杏树。由于树根很长,修殿的时候颇费脑筋,有根主根横穿关公殿,为了保护,地面没有用水泥封死,上面用活动的砖块保护,院子里的地面也同样处理。出院拾级而上是观音殿,殿西有《金丹帛虎》石刻,巨石下有石洞,洞前有过去石塔遗迹,准备近期修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