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2013-11-12 12:38:51)
标签:

转载

分类: 佛庙道观

10月4日,第三站:平遥镇国寺。平遥这些年来很火,我也早就心驰神往。不过有了乔家大院摩肩接踵的痛苦经历,古城果断放弃。这个决定绝对是英明的···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1997年12月3日,“一城二寺”即平遥古城连同镇国寺、双林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本次山西游之前其实功课作的并不仔细,不知道平遥三宝之说,只是随机选了平遥周边的两座寺院,想不到误打误撞竟然是平遥三宝之二!看来人品还是不错的,百度手机导航还算给力,镇国寺很容易就找到了,交通便捷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景区检票口,左为国保碑,右为世界文化遗产碑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镇国寺以建筑征服世人,下图是山门殿前的国保碑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镇国寺原名京城寺,明嘉靖十九年改称为镇国寺,延用至今。寺分前后两个院落,前院建山门天王殿和左右钟鼓二楼,正中为大殿三间亦称万佛殿,后院东为观音殿,西为地藏殿,各为五间,中建三佛殿。早在1965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寺内环境优雅,完全没有古城内人山人海的喧闹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元代天王殿,始建于元,后虽经多次修复,如今仍有鲜明的元代建筑风格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殿前简介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天王殿为单檐悬山顶,蓝色琉璃瓦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垂脊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两侧的斗拱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中间门楣上的斗拱,不到实地您是体会不到此斗拱的V5的,宽度足有一米,算是奇大无比了,算是元代建筑的一个特点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天王殿内的四大天王塑像,至少为清代遗物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脚底的小型塑像已经风化殆尽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天王殿内部的斗拱,彩绘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天王殿的梁架上留下许多题记墨迹,记录了出资人和建造日期等等相关信息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天王殿背面照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走出天王殿,首先看到的就是这两棵老槐树,一棵龙槐、一棵虎槐。镇国寺的龙槐,经历了一千多年的风风雨雨,依然郁郁葱葱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天王殿后面是万佛殿,万佛殿是整座寺院的精华所在,为镇国寺的主体建筑,建于五代北汉天会七年(公元963年)被称为"千年瑰宝",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在我国共有这样的建筑三处,前两处在五台山,一座南禅寺,一座佛光寺,而万佛殿就是第三处了,所以它在中国历史上早已久负盛名(资料上如是说,可我记得正定的钟楼也是五代建筑的,晕菜)。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万佛殿面阔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顶,殿身设檐柱一周,共12根,各柱侧角柱生起,柱头卷刹,柱与柱之间用阑额联系,转角处阑额不出头,设有普柏仿。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所谓的"屋顶举折,屋角反翘"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这么大一座殿,里边没有一根钉子,当然主要是"斗拱"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重量级文物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山墙上嵌有碑刻,竟然和万佛殿无关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万佛殿主殿是五代建筑,外层红色砖部分为清代后加,对大殿起到了加固保护作用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阑额上前朝的彩绘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万佛殿的斗拱分布疏朗,风格朴实,使建筑轮廓更加 秀丽,气势壮观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万佛殿的斗拱,它保留和继承了唐代的硕大雄壮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局部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庞大的七辅作斗拱,总高超过了柱高的2/3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殿顶形如伞状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山墙上镶嵌的两块嘉庆年碑刻,都是和龙槐有关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半截碑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半截碑是北汉王刘崇的孙子刘继钦的墓志碑,碑刻行书,共19行,476个字,碑文与镇国寺无关,它是从附近捡回来的,当时在嘉庆年间,寺内经过了一次较大的维修,工程竣工后,要树碑立座,后匠就在附近找到了这块碑。但因上面书法甚好,不忍毁之,所以保存下来。到了清光绪年间,本村的举人田耕蓝在墙上刻了一块碑,才使这块碑保存了下来。解放后,这块碑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兴趣,经过多方面的探讨和考察,发现了其三点价值,(1)补充了历史资料的不足,解决了历史上记载的分歧,碑文中确认刘继钦与北汉皇帝刘继元是兄弟关系(2)我们现在见到的唐、宋代的碑刻不少,但五代时的碑刻都是很少见的;(3)此碑虽残,但书法秀润苍劲有王羲之笔意,是一块难得的残碑。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前廊的历代碑刻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镇国寺以建筑征服世人,其实主殿万佛殿内的泥塑也很是珍贵,是五代北汉天会年间建殿时的作品。除敦煌莫高窟中有少量五代彩塑外,镇国寺万佛殿内的彩塑,是全国寺观庙堂中保存至今的唯一五代作品.殿内泥塑拍了一些照片,多借助自然光,大家莫要喷我,梁架什么的应该没问题吧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佛坛上正中设束腰须弥座,释迦佛趺坐其上,全殿共有塑像十四尊。其中除三尊(观音、善财、龙女)为明代塑造,清代重绘油彩外,其余皆为五代原作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这些塑像,面目丰满、腴润,身躯高大、健壮,躯干微曲,塑造手法近似唐塑风格,饱含五代时塑像的风韵。文殊普贤旁边的供养菩萨很随便地往那儿一站,丰满的体形、优美的“S”曲线,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无拘无束的感觉。通过手的姿势,把古代女性特有的娇柔,充分体现了出来,所以给人的直观他们并不是菩萨,而是一位擅长歌舞的舞女,动态美尽在其中。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文殊普贤是一副贵妇人的形象,衣冠紧扣,面颊丰满,端庄安祥地往莲花台上一坐,显得慈祥和蔼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天王手执兵器,头戴盔甲,威武雄健,气势逼人,忠于职守是典型的唐代武士形象。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阿难,书生气十足,我感觉很有现代文艺小青年的范儿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殿内的明代彩绘佛像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万佛殿内梁架上留下的题记墨迹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万佛寺北侧面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北侧的斗拱、飞檐结构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背侧的泥塑作品,似为明代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旁边的三灵候殿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里边供奉的分别是唐宏、葛雍、周斌三人,他们是周朝的三位谏官,也就是朝廷的劝说官。据说,在周厉王上任时,常常不理朝政,纵酒作乐,他们三个多次劝说他也不听,于是他们便弃官不做到吴国游玩,等到周厉王驾崩后,周宣王继位,他们便又回到朝,服侍宣王。周宣王因为他们解救太子有功,所以他们死后,周宣王就分他们为灵侯、威灵侯、夹灵侯、宋真宗给他们赐为三原真君,便在京城立庙,渐渐流入民间,这三灵侯是道教文化内容,在这个佛教寺院里,也算是一个独特的内容。
[转载]世界文化遗产——平遥镇国寺(一)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