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四山摩崖刻经--铁山摩崖石刻《石颂》

标签:
转载 |
分类: 石刻碑帖 |
四山(铁山、冈山、葛山、尖山)摩崖刻经。
位于邹城冈山公园内的铁山摩崖石刻,在山南坡一片长66米、宽17米的斜面上,镌刻着字径40至80厘米的《大集经·穿菩提品》九百三十字及《石颂》六百字,蔚为壮观。置身其畔,仿佛听到了僧侣诵经和石匠锤钎的声响、看到了1400多年前摩崖题刻的浩大工程场面。
北朝摩崖刻经,著名的除邹城四山摩崖外,还有泰山经石峪、徂徕山映佛岩、东平洪顶山、宁阳水牛山等多处。传说这些刻经的书写者均为北朝时著名书僧安道壹。
北朝摩崖刻经书体独特、体势宽博、气势恢弘,在我国书法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它处于篆隶楷行草诸体中由隶入楷的转化时期,即被称为“魏碑”一路,自清乾嘉之际(1796年前后)为“西泠八家”之一、时任山东运河同知的著名金石学家黄易发现后,沉睡了千年之久、历经风雨剥蚀的四山摩崖才逐渐引起书学界的重视。力倡碑学的康有为云:“魏碑大种有三,一曰龙门造像、一曰云峰石刻、一曰冈山尖山铁山摩崖……龙门为方笔之极轨,云峰为圆笔之极轨,四山摩崖通楷隶、备方圆,高浑简穆,为擘窠之极轨也。”清代书法家包世臣称四山摩崖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石颂》则赞美安道壹的书法“清跨羲诞、妙越英繇,如龙蟠雾、似凤腾霄。”均给予其极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