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灵岩寺 塔林

标签:
转载 |
分类: 古迹石刻 |
灵岩寺,“初建于东晋,兴于北魏,盛于唐宋,列全国四大古刹之首···”自沿着孔子周游列国之路走了一趟之后,我对各地喜欢突出自己历史悠久的那一套说词,已是耳熟能详。所以还是要眼见为实。
灵岩寺的地面建筑,千佛殿和辟支塔现存建筑可能比较早,明早期或更早?95年发现的唐代石卷门和李邕《灵岩寺碑颂并序》残碑是寺中真正的古迹之一,它说明灵岩寺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朔到隋唐。对于寺里面最被称道的宋代罗汉泥塑,虽有梁启超题“海内第一名塑”之名,但我觉得此类泥塑虽始塑于宋,但经历代重塑,神韵大减,已不太吸引我,倒是辟支塔基座周围的浮雕和线刻石刻以及塔林,引起我极大地的兴趣。
先说塔林。灵岩寺墓塔有从唐代到清代的墓塔167座,墓志铭81块。其中慧崇禅师塔,建于唐天宝年间(742年-755年),方形单层重檐式石塔,是塔林中最早的一座墓塔,也是灵岩寺内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物之一。该塔高5.3米,南辟半圆拱门,卷额雕兽头,武士像,东西有半掩式假门,雕有乐舞伎、飞天等,保留着唐代的艺术风格。1250年的岁月侵蚀,慧崇禅师塔外表已呈棕黄斑驳的色调,映衬在青翠松柏与九月的夕阳下,显得格外凝重,似乎在向你诉说着时间的短暂与悠长。
从慧崇禅师塔往下走,一片石塔突然展现在你眼前:由方、圆、八角形、钟形、宝珠、莲花形的塔座、塔身和相轮、覆盆、莲花等雕塑造形的塔刹组合成的各式各样的石塔,看似杂乱无章地摆放在一起,斜阳穿过树影,挥洒在高低错落的石塔石碑之间,在青山绿柏衬托下,本已灰暗发黄的塔和碑,在光的照射下却很刺眼,这一刻,时光真的倒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