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6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知识点总结与概括

(2015-09-25 10:39:54)

2016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知识点总结与概括

注意:从单元标题就可以看出此单元主要是围绕四个方面展开:文化的多样性——需要传播;我国历史悠久,所以需要继承;传播与继承的目的就是发展、创新。其次本单元是考试的重中之重,需要特别关注。

三、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具有多样性)

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什么)

 1)含义:A含义:世界文化多样性主要表现为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B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民族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志。

(2)表现:A民族节日: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形成);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作用);

  透过民族节日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功能)。

 B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地位);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意义)。保护文化遗产是当代人的责任。

(3)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A、原因: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其普遍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的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各民族间的经济的政治、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B、二者之间的关系:文化是世界性和民族性、共性和个性的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文化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2、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为什么)

 1)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2)意义:A、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角度)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

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世界角度)

3、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怎么办)

 1)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二)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1、 文化传播的含义(是什么)(略)

2、 文化传播的意义(为什么)

1)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要求:推动文化交流,有利于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3)文化交流的意义:既有利于本民族2016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知识点总结与概括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也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4)有利于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5)现实意义:有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国际影响力。

3、怎么办(态度、原则、既要……又要……)

1)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4) 充分运用教育。商贸活动等途径,发挥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大力进行中华文化的传播、交流与借鉴。

(三) 本课简记

一个关系: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一个态度: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

两个代表: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三个意义: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播的意义。

四、文化的继承性和文化发展

(一)、传统文化的继承

 1、传统文化的含义、表现及特点(是什么)

  1)含义:P39

  2)表现:A传统习俗: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地位)(民族节日即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也体现了文化的继承性)

   B、传统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地位)

   C、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为代表。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位)

   D、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内容)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影响)

 3)特点:A相对的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因时而变。

           B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持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在传统文化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

2、影响、意义(为什么)

  1)影响:积极影响: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人和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

消极影响: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阻碍社会的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2)意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的创造新生活。

3、怎么样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怎么办)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二)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1、文化继承以及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1)文化继承的含义:P43

 2)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在继承的继承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这就是文化传承。

2、正确态度(怎么办)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3、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1)外部因素:社会制度的变迁

 2)内部因素:科学技术、思想运动、教育。

(三)本课简记

一个正确态度: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一个关系:文化继承与发展

两个特点:传统文化的特点

四种形式: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

四个因素:影响文化发展的四种因素

五、文化创新

(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文化创新源泉和动力:社会实践

3、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可以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可以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4、文化创新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二)文化创新的途径

1、文化创新的途径:(1)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2)基本途径:在继承传统文化的继承上,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体现时代精神。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吸收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创新。

2、文化创新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倾向(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三)本课简记

三个途径:文化创新的三个途径

一个意义:文化创新的意义

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第二单元综合探究建设学习型社会

一、建设学习型社会

1、核心内涵:全民学习,终生学习

2、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生教育体系,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建设更加完善的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

本单元常见主观题总结

(一)、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为什么和怎么办)(见前面知识点总结)

(二)、关于文化传播(文化交流)(为什么、怎么办)(见前面知识点总结)

(三)、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如何正确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1)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4)我们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既要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又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同时还要反对“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全盘西化轮”

(四)、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

3)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增强民族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4)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倾向。

(五)、关于文化创新(为什么、怎么办)

1、为什么(1)必要性: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2)意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2、如何创新:1)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2)基本途径:在继承传统文化的继承上,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体现时代精神。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吸收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创新。

3)文化创新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倾向: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4)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5)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的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

本单元知识网络构建

http://s16/mw690/003Xwjxqzy6VHDvVVf10f&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