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有的学生学习后劲不足

(2014-11-26 07:47:52)
标签:

育儿

分类: 中小学教育思考

为什么有的学生学习后劲不足

常有家长和我们这样说:我的孩子在小学和初中学习都很好,怎么一到高中就不行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后劲不足”。

那么,为什么有的学生后劲不足呢?有两个原因。

一、家长过度辅导造成的。有的家庭,从孩子上学的第一天起,就有一个(有时甚至两人一起)盯着孩子的学习:检查作业、考生字,……孩子稍有不会的,就马上给分析讲解,就差替孩子学了。由于在小学和初中,家长还能辅导上去,所以,孩子学习基本遇不到什么困难,一直学的比较顺利,成绩也很好。但上学初期,恰恰是该培养孩子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的时候,却没有去培养,孩子也根本没有机会去得到这方面的锻炼。所以,就留下了隐患。在家长能辅导上去的时候,孩子的学习成绩也能上去。到了高中,知识的难度加大了,家长辅导不了了,这根学习的“拐棍”用不上了,孩子一下子不会学习了,以前是一遇到难题,家长就给讲了,现在,家长讲不了了,他又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于是,就不知所措,成绩下降也就是自然的事情了。

所以,在孩子上学后,家长一定不要对孩子进行过度辅导,遇到疑难问题,一定要启发孩子自己去解决,只有他自己没有能力解决的问题,家长才可以给他做一定的铺垫(我用的是铺垫这个词),然后,让他自己解决。

在小学,学校也不应该给家长留帮助孩子学习的作业。家长要协助学校管的是孩子的习惯、心理和品德。如果硬要留学习方面的作业,就是告诉家长如何教孩子学会学习。

二、在初中“油水被炸干了”。某某初中抓得太紧,学生的“油水都被炸干了”,到了高中,没有后劲了。这是教育圈内常有的一种说法。

“油水被炸干了”的心理过程应该是这样的:有些初中抓得很紧,留的作业过多,有时用铺天盖地来形容也不过分,学生每天疲惫不堪。但是,初中的知识还不太难,这种疲于应付还可以换来成绩的提高,虽然身心都累了,但成绩的提高又像一副“强心剂”,让学生能够努力下去。到了高中,随着知识的加难,再像初中那样“拼”,成绩也不会提高的那么明显。此时,如果调整不好,初中那种身心疲惫就会转化成对学习的厌烦。烦了,就不愿学了,这样,成绩必然下降。这就是所说的在初中“油水被炸干了”。

所以,初中教学,不要有“题海取胜”的思想,题的选择即要达到训练要求,又不能太多。机械重复题要取消,难题要适量。这方面,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挺难,唯一的办法就是老师要首先“下题海”,把好的、干的、有用的东西“捞”给学生,没用的扔掉,用老师的“累”换来学生的“轻”。

另外,学生到了高中,学校一定要把高中的学习特点和学生讲清楚,并教给他高中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

还有一点,到了高中,家长千万不要拿初中的学习成绩去要求孩子,这一般是办不到的。在初中,物理考90分以上,对好学生来说很容易,到了高中就很难了。办不到的事,再去要求,就会适得其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