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学科《热空气》教案
(2015-04-28 08:00:23)分类: 高效课堂 |
科学学科《热空气》教案
赵老师
教学目标:
1.知道热空气会上升的性质,知道人类如何利用热空气的性质做事情。
2..能够认真细致的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对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出热空气会上升的结论。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热空气会上升”的性质。
难点:设计实验方案并对现象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火柴、酒精灯、记录表等。
演示材料:课件、火柴、纸风车、酒精灯、蚊香。
教学过程:
教师 |
学生 |
意图 |
||
一、导入新课,提出研究问题 |
||||
1.点燃酒精灯,提问:手有什么感觉?火焰周围的空气会有什么变化? 讲解:变热的空气叫热空气。 2.与热空气相比,周围的空气的温度怎样呢? 讲解:可以称为冷空气。 3.谈话:与冷空气相比,热空气有哪些特有的性质呢?(你知道哪些和热空气有关的事情?) (如学生说不出,播放热气球图片) |
学生感受并回答: 变热 学生:冷 热气球等 |
帮助学生建立对热空气的直观感受,明确本课主题。 |
||
二、提出猜想,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探究 |
||||
1.提问:热气球是怎样升上天空的? 2.这只是我们的一个生活经验,如果它是正确的,就应当经得起实验的反复验证。 |
预设1:学生能说出纸条等。 |
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 生提出合理猜想 突破难点 |
||
对策2:这个实验有个难点,就是看不见空气的流动,这时我们就需要“借物观察”,也就是说空气虽然看不见,但如果有一个物体在流动的空气中,这个物体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3.除了可以在火焰上方放一张纸条,还可以放什么,也能使我们看到热空气向上流动呢? 出示纸蛇和塑料袋。 你们看这两样东西行不行?怎样使用? 4.一会我们就来亲自试一试,要注意把实验现象记录下来。(讲解记录单的使用方法) 5.提出注意事项:安全、距离。 6.提问:在火焰的上方看到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
预设2:学生说不出 学生思考回答:塑料袋向上升,纸蛇旋转 学生倾听 |
根据材料提示让学生主动设计实验方案,发展设计实验的能力 培养认真、严谨、细致的实验习惯 发展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 |
||
三、了解热空气上升的原理 |
||||
1. 2. |
学生自由回答 油在上,水在下。 学生倾听 |
了解简单的热空气上升的原理,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叶然。 |
||
四、拓展,认识热空气的应用,加深认识 |
||||
1.播放孔明灯和热气球的视频。 2.提问:解释一下孔明灯和热气球能够升上天空的道理? 机动: 3.出示点燃的线香,提问:线香的烟总是向上升,能解释原理吗? 4. 出示简易走马灯,介绍制作方法。 |
学生观看视频 思考回答 |
通过热空气的应用,进一步巩固热空气会上升的概念,初步形成学以致用的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