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外童话”单元导读课教案
(2017-10-27 20:46:53)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外童话”单元导读课教案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是以童话为专题安排教学内容的。《巨人的花园》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从中体会到,能和大家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幸福是什么》是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记述的。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的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去年的树》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整篇文章语言朴实无华,全文没有华丽的词语,运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鸟儿对树的真挚情谊。《小木偶的故事》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讲了一个通俗易懂、情趣盎然的童话故事。让我们知道“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单元导读教学设计旨借助导语,知道单元主题“中外童话”,明确单元学习目标。通过通读本组课文和教师点拨,整体感知单元内容,了解单元知识框架。从本单元的童话故事情景中熏陶情感、发展思维。 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课文:第二课时《去年的树》和《小木偶的故事》。
【学习目标】:
1、品味重点词句,学会多元交流,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2、理解课文内容,准确把握小木偶被曲解后的语言、内心活动,并在反复的朗读当中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学习重点、难点】:
读中悟,体会童话优美的语言和那动人的故事总能让我们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明确目标。(5分钟)
1、孩子们,你们喜欢看童话故事吗?你说一说你看过的童话?
格林童话里的《白雪公主》,安徒生童话里的《卖火柴的小姑娘》……
2、喜欢它什么呢?(学生回答)
学生1喜欢它动人的故事。2喜欢它那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到美好的情境。3使我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让我们跟随本组课文,走进主题“中外童话”,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
3、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童话小诗《雨中的树林》。
大家读和师生承接读。
二、走进主题“中外童话”《去年的树》、《小木偶的故事》
1、浏览提示:
①我知道了鸟儿为了(
②《小木偶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原本(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完成填空。
③我们学习11课《去年的树》这篇童话,文章中一共有几次对话,谁能从书中找出来?在书中找出来,画出来。学生边画边读。(找学生说一说自己画的)
④师出示课件:(四次对话)
(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小鸟:再见了,树朋友!寒冷的冬天到了,我要到南方了。
树: 好的,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第二年春天小鸟回来了。)
小鸟: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
树根:伐木工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倒山谷里去了。
小鸟:你好!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大门: 树嘛,在厂子那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小鸟:小姑娘,请你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吗?
小姑娘: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师生和男女承接读)。
师:多么感人的故事啊!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他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出示歌曲“美丽的诺言”)
⑤读名言警句: 男: 一诺千金,一言九鼎。女: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男: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2、学习《小木偶的故事》。
①老木匠为什么给小木偶加了一个笑嘻嘻的表情?
②小木偶只有一个“笑嘻嘻”的表情,他遭遇了怎样的挫折?
学生从书中找一找,完成问题。
师: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都需要我们去经历﹑去面对,这样才是真正的生活﹑完美的 生活。(跟老师读)
三、朗读《雨中的树林》
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我们的主题“中外童话”走进这首童话小诗,学生有感情朗读,背诵。
四、作业:
读叶圣陶童话集《稻草人》。
反思;
学生在读感动句子时如能说出感动句子所用到的写作方法,可以更深刻的揣摩到人物内心,体会童话所揭示的道理。
沙河市第四小学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