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2018-11-13 19:34:15)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一、基于课程标准:在实际情境中理解比及按比例分配的含义,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积极主动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学生能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获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初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
二、教材分析:“比的意义”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一课时。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除法和分数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比的性质、比的应用和比例的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研究两个量之间的关系的能力。如在分数中研究一个数占另一个数几分之几,在除法中研究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等。同时学生已经具备初步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他们可能知道比的意义,但在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时可能会出现不顾前后顺序,颠倒位置,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
四、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知道比、除法、分数各部分的联系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比的有趣,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重难点:理解比的意义,能够正确求一个比的比值。
解决教学重点难点的措施: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析、概括、比较、总结的教学方法,突破重难点。
五、教学策略:通过创设情境、动手操作、观察比较、自主探索、交流分享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学会数学学习方法、培养抽象概况能力,提高课堂效率。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再创造”,为学生展现出“鲜活”的思维活动过程。让学生自己动手、观察、比较、总结中得出比的意义。通过合作学习,突破难点,得出结论。
六、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以十月一国庆节天安门升旗氛围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环节:
一、情境引入,理解比的意义
用创设情境法,激发学生对比的知识的研究兴趣能力。
1、出示:以刚刚过去的十月一天安门广成升旗仪式图片谈话导入,激发学生自豪感。
出示学生设计的三张不同的国旗图片。让生观察哪张图片看起来更美观、更舒服?
(在观察、比较中发现数学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引出:其实国旗的长和宽之间是存在一定的关系的。
2、出示一张标准国旗图片场15厘米,宽10厘米。
让学生说一说你认为长和宽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或者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A.长是宽的几倍?
学生列式计算,找一名学生说一说,教师将A和B算式写在黑板上。
(板书)15÷10=3/2
3、教师引导: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在以上这些关系中,有两个是相除的关系,A和B,那么请大家在回想一下,我们生活中有那两个数也是相除的关系?(学生答不出,教师可以点拨)比如说:一辆小汽车2小时行驶了120千米……(教师板书算式)120÷2=60(千米/时)
4、其实像这样两个数相除的关系我们还有一种新的表示方法:比。(板书标题)
比如说15÷10=3/2表示长是宽的几倍,也可以说长和宽的比是15:10
刚才我们将两个数相除表示成了两个数的比,那么两个数的比表示什么呢?预设: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板书,学生齐读两遍)你认为哪些词是关键词?抓住“相除”,强调不能用加减乘法。
二、自学交流,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求比值,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比的各部分名称,求比值,比的分数写法,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完成的语言表达能力)
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除法和比之间有一定的关系,除法中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那么比中也有自己的各部分名称。(出示图片)介绍比号。
那么关于比,大家有什么疑问?(或者你想了解什么?)
预设:比的个部分名称是什么?比有什么用?比和除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其实,考察数学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数学阅读也是获取知识的一个好的方法和途径。老师将大家提出的问题有代表性的归纳一下,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自学课本49页内容。
把你学到的内容和同学说一说,看看你们都找对了吗?
2.汇报
比的各部分名称,要求学生参照黑板上的说一说,注意语言表达:
15:10先读题,再说15在比号前面表示比的前项,10在比好后边表示比的后项。
比值: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首先多找几个学生说一说比值怎么求。然后将黑板上的比值算出来, 15:10=15÷10=3/2;10:15=10÷15=2/3
(师:关于比值你觉得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点拨:比值是商,也就是一个数,三种表示整数、小数、分数)
然后出示习题,及时巩固训练:5:3
(针对比值得三种情况进行相应练习,及时巩固新知)
比和除法、分数关系
先出示图片,说一说比和除法的关系,然后根据除法和分数的关系分析分数和比的关系。表格填空。
在除法和分数学习中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关于0,除数、分母不能为0.比的后项能为0吗?为什么?
比的后项不能为零,可老师看到在今年的里约奥运会上。这是怎么回事呢?(出示图片)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女子乒乓球团体赛中,中国队比德国队3:0。
(深刻理解比的意义,扎实基础明白这只是一种计分形式,不是相除的关系)
三、应用拓展
(练习形式多样,有梯度,使学生从多种学习方式的活动中理解比的意义。)
师:接下来,老师要考一考你们了,敢不敢接招?(出示习题)
学以致用
1.小红的爷爷今年60岁,小红今年11岁,小红和爷爷的岁数比为60:11()
2.2:5=2÷5=2/5
3.8:()=2,括号里的数字应该是4.
(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拓展训练,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
四、揭秘美的秘密“黄金比”拓展比的知识,延伸到生活中寻找比。
(一)其实在我们身上、生活实际中,还存在许多有趣的比:
1.蜂蜜与温开水的比是1:9时,喝起来口感更好。
2.腿长与头长的比大约是4:1。……课下后可以去找一找!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
(二)当一个物体两部分之间的比大致符合0.618:1时,就会给人一种优美的视觉感受。这就是“黄金比”。
同学们可以计算一下国旗的宽与长的比,接近黄金比,所以美观。
(出示有关黄金比的建筑、艺术图片,让学生去发现身边的美,身边的数学现象)
五、课堂总结
回顾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想与大家分享?
六、当堂小测:求比值(对所学内容及时进行巩固训练)
七、思考:福尔摩斯破案(为后面学习比的性质作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