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2018-11-13 19:34:15)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一、基于课程标准:在实际情境中理解比及按比例分配的含义,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积极主动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学生能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获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初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

二、教材分析:比的意义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一课时。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除法和分数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比的性质、比的应用和比例的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研究两个量之间的关系的能力。如在分数中研究一个数占另一个数几分之几,在除法中研究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等。同时学生已经具备初步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他们可能知道比的意义,但在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时可能会出现不顾前后顺序,颠倒位置,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

四、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知道比、除法、分数各部分的联系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比的有趣,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重难点:理解比的意义,能够正确求一个比的比值。

解决教学重点难点的措施: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析、概括、比较、总结的教学方法,突破重难点。

五、教学策略:通过创设情境、动手操作、观察比较、自主探索、交流分享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学会数学学习方法、培养抽象概况能力,提高课堂效率。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再创造,为学生展现出鲜活的思维活动过程。让学生自己动手、观察、比较、总结中得出比的意义。通过合作学习,突破难点,得出结论。

六、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以十月一国庆节天安门升旗氛围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环节:

一、情境引入,理解比的意义

用创设情境法,激发学生对比的知识的研究兴趣能力。

1、出示:以刚刚过去的十月一天安门广成升旗仪式图片谈话导入,激发学生自豪感。

出示学生设计的三张不同的国旗图片。让生观察哪张图片看起来更美观、更舒服?

(在观察、比较中发现数学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引出:其实国旗的长和宽之间是存在一定的关系的。

2、出示一张标准国旗图片场15厘米,宽10厘米。

让学生说一说你认为长和宽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或者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A.长是宽的几倍?

      B.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C.长比宽多多少厘米?

      D.宽比长少多少厘米?……

学生列式计算,找一名学生说一说,教师将AB算式写在黑板上。

(板书)15÷10=3/2

        10÷15=2/3

3、教师引导: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在以上这些关系中,有两个是相除的关系,AB,那么请大家在回想一下,我们生活中有那两个数也是相除的关系?(学生答不出,教师可以点拨)比如说:一辆小汽车2小时行驶了120千米……(教师板书算式)120÷2=60(千米/时)

4、其实像这样两个数相除的关系我们还有一种新的表示方法:比。(板书标题)

比如说15÷10=3/2表示长是宽的几倍,也可以说长和宽的比是15:10

       10÷15=2/3表示宽是长的几分之几,可以说成什么?

       那么120÷2呢?仿照第一个说法跟同学表示一下吧。

刚才我们将两个数相除表示成了两个数的比,那么两个数的比表示什么呢?预设: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板书,学生齐读两遍)你认为哪些词是关键词?抓住“相除”,强调不能用加减乘法

二、自学交流,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求比值,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比的各部分名称,求比值,比的分数写法,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完成的语言表达能力)

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除法和比之间有一定的关系,除法中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那么比中也有自己的各部分名称。(出示图片)介绍比号。

那么关于比,大家有什么疑问?(或者你想了解什么?)

预设:比的个部分名称是什么?比有什么用?比和除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其实,考察数学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数学阅读也是获取知识的一个好的方法和途径。老师将大家提出的问题有代表性的归纳一下,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自学课本49页内容。

把你学到的内容和同学说一说,看看你们都找对了吗?

2.汇报

比的各部分名称,要求学生参照黑板上的说一说,注意语言表达:

15:10先读题,再说15在比号前面表示比的前项,10在比好后边表示比的后项。

比值: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首先多找几个学生说一说比值怎么求。然后将黑板上的比值算出来, 15:10=15÷10=3/210:15=10÷15=2/3

(师:关于比值你觉得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点拨:比值是商,也就是一个数,三种表示整数、小数、分数)

然后出示习题,及时巩固训练:5:3    2.5:5      18:9

(针对比值得三种情况进行相应练习,及时巩固新知)

比和除法、分数关系

先出示图片,说一说比和除法的关系,然后根据除法和分数的关系分析分数和比的关系。表格填空。

在除法和分数学习中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关于0,除数、分母不能为0.比的后项能为0吗?为什么?

比的后项不能为零,可老师看到在今年的里约奥运会上。这是怎么回事呢?(出示图片)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女子乒乓球团体赛中,中国队比德国队30

(深刻理解比的意义,扎实基础明白这只是一种计分形式,不是相除的关系)

三、应用拓展

(练习形式多样,有梯度,使学生从多种学习方式的活动中理解比的意义。)

师:接下来,老师要考一考你们了,敢不敢接招?(出示习题)

学以致用

1.小红的爷爷今年60岁,小红今年11岁,小红和爷爷的岁数比为6011()

2.252÷52/5

3.8:()=2,括号里的数字应该是4.

(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拓展训练,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

四、揭秘美的秘密“黄金比”拓展比的知识,延伸到生活中寻找比。

(一)其实在我们身上、生活实际中,还存在许多有趣的比:

1.蜂蜜与温开水的比是19时,喝起来口感更好。

2.腿长与头长的比大约是41。……课下后可以去找一找!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

(二)当一个物体两部分之间的比大致符合0.6181时,就会给人一种优美的视觉感受。这就是“黄金比”。

同学们可以计算一下国旗的宽与长的比,接近黄金比,所以美观。

(出示有关黄金比的建筑、艺术图片,让学生去发现身边的美,身边的数学现象)

五、课堂总结

回顾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想与大家分享?

六、当堂小测:求比值(对所学内容及时进行巩固训练)

七、思考:福尔摩斯破案(为后面学习比的性质作铺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杂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