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训练解决学习困难12触觉防御
(2013-08-04 16:02:27)
标签:
感统感统培训感统失调感统训练感统训练师教育 |
分类: 感统理论知识 |
第七章
人类对触觉刺激的基本反应模式中,一种是防御保护性质的自动反应,一种是识别性质的触觉区别。而触觉防御的儿童识别样式不够,防御保护式的活动却太多。
如果儿童经常有下列几项行为,加上活动量过多或容易分心时,他有触觉防御的可能性很大,需熟悉感觉统合的训练人员的协助。
触觉防御和脑神经生理抑制困难核对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触觉防御的症状
正常人如觉得颈背上有毛毛虫在爬,或出其不意突然被人拍打了一下,常会惊吓或跳起来。一些有触觉防御的儿童对很轻微或别人通常无感觉的碰触刺激,在情绪上和行为上会表现强烈的憎恶,想逃避或立刻反击。
这类不喜欢别人碰触或到人多地方的情形,常见于学习障碍和轻微脑机能失常症候群的儿童。这些触觉防御孩子中,很多有好动和分心的现象,有些在情绪上也非常没安全感,让父母和老师增加许多麻烦。过去这些孩子常被认为心理有问题,不听话、胆小鬼或天生气质如此,其实这都源于神经系统上有严重且被忽略的不平衡,特别是压抑和调整触觉活动的神经机能有缺陷所致。
每一个人不管在白天或夜晚,从肌肉关节动觉和全身皮肤触觉,有无数和不断地感觉输入到脑海中,神经系统依思考和行动上的需要和重要性,把众多感觉信息做缓急轻重的调整归类,而把绝大多数的感觉信息压抑下来,因此对衣服、微风或不重要的碰触都不产生反应。这种神经信息处理上的抑制作用,是最重要的措施,能使感觉系统专心注意而达综合统一的最佳判断。触觉防御的儿童由于在这抑制方面的缺失,使他对过多感觉信息感到很不舒服,需不停的动以减少这种不适,当然很难专心去上课。
这些孩子中,有些喜欢长袖衫,虽不冷也常穿毛线衣;有些不喜欢在草地上或在沙地上赤脚走,部分毛织、半合成纤维或粗织物,都会让这些孩子在触觉上觉得不舒服。
这些儿童如跟喜爱的人在一起而感到安全愉快时,常喜欢额外触觉的抚爱,但却会避免母亲的碰触。触觉防御儿童的困窘,在于他比别人需要更多的触觉,但较没能把触觉刺激调整到适合的程度,使神经系统保持平衡。父母需学会善于观察并充分了解孩子,才有助于实际的训练。
附带产生的结果常使问题更复杂。例如搭肩、握手、搔痒或抚弄头发等,常会引发孩子触觉系统的不舒服感,而一再摆脱或反击别人的抚摸和礼貌的接触,导致亲友或长辈的不悦,因此难以建立社会上良好的人际关系。
直接的碰触固然不舒服,但跟别人玩捉人的团体游戏时,别人会不会碰触的预期感,带给精神上的压力更大。因此,学校排队或集会时,同学会不会碰触的预期感,常会引起儿童心情上的烦躁不安,想逃避,甚至发生事故,老师多认为这是行为不良所引起,不知失常行为背后有神经生理上的问题。
有些触觉防御儿童不喜欢绒毛或粗皮的玩具,另外一些则常寻求大量能产生舒服感的触觉刺激。令人舒服的触觉输入会促进神经系统的组合,并减少异常反应,因此常可见一些儿童特别喜欢摸有安全感的毯子或绒毛做的玩具熊,看电视时也爱在毯子上打滚,或喜欢躺在弄成高低不平的地毯上。父母需了解孩子的需要,而不是一味斥责其行为上的怪异。
儿童的特殊经验
想象赤脚躺在海边的沙滩上,闭着双眼处在半眠状态,突然有小孩用芦花向脚底或耳朵快速搔痒,虽然一点也不痛,但这类搔痒常令人生气,有时甚至觉得不舒服而跳起来。如果是用草根棒慢慢地压皮肤,人体只会产生一点点的不舒服,但反应不会那么强烈。这是由于轻快的触觉会惊醒整个神经系统,而固定或不大移动的触压就没此现象发生了。触觉防御的儿童,单只轻触就很容易产生讨厌的情绪,并不一定要承受到很痛苦的感受,才会有反应。
这些神经生理失常的儿童,他们对触觉的实际感觉跟别人不一样,别人感觉很好的东西,很可能会激怒这个孩子(有些甚至会说铅笔的碰触如针刺、被电击或被蜂蜇一样)。被碰触时感到如被搔痒一样,但搔痒并不愉快,只有反射性“咯咯”的发笑。很多时候触觉防御儿童并没有注意如何感觉,只感到别人让他生气或不舒服而已。这种触觉刺激的受理,通常在脑部或大脑半球的下意识中,因此孩子并没有认识他是对触觉产生反应。自律很好的孩子,多会利用别人能接受的理由,来避免他感觉到不舒服的情况——他可能常常用“我要喝水”,“我要去洗手间”,或“我妈妈不允许我那样做”之类的话,来避免碰触感觉上的威胁。
不要对触觉防御的孩子说:不要假装、说谎,以及限制对触觉的渴求或逃避的现象。触觉防御是真的不舒服,孩子不由自主的会有防御性的反应,常让自己和别人狼狈又难堪。
神经系统上的失常
对触觉防御儿童来说,手臂上的碰触可能是很重大的威胁,就像对没驯服的动物稍碰一下时的反应一样。对重大的自然反应通常都是生气、迎战或逃避。
大部分动物用触觉、味觉和声音感觉,来侦察环境中的危险。大脑在自然界亿万年的演进过程中,感觉到危险临头时,最先形成一套神经反应的方式,会引发注意力集中,并准备神经系统和肌肉能量上的迎战或逃避。人类几千年文明社会的生活,并没改变基本的神经反应模式而面对危险的自动反应,也离不开迎战逃难的形式。
然而,人类大脑的演进中,物体碰触到皮肤时,局部压制了迎战逃难的反应,同时形成了新的方法来处理对物体形状和构造等的感受。亦即一部分的大脑抑制了保护防御性的反应,使得个体能保持安静,进而能注意并了解触觉刺激的意义何在。
因此触觉刺激的两种反应样式中,一种是防御保护性质,保护不受危险的伤害,也是单纯自动性的反应;另外一种是识别性质,是在大脑半球上进行复杂精细的触觉区别。正常人依情况需要而做适当的选用,例如碰到热火炉或蚊虫时,防御样式主宰;在要分辨口袋中的一分和五分硬币时,识别样式主宰。对触觉防御的儿童,识别样式不够,防御保护式的活动太多。
触觉防御的原因
跟其他感觉统合失常的情形一样,很多聪明的孩子却有触觉防御现象的确实原因,我们到目前并不清楚,一些触觉防御的孩子,在生产前后有缺氧现象,因此有人怀疑出生时的缺氧,使神经系统有触觉上的不平衡。处理触觉的神经核在出生前后较容易受到伤害,威廉温德博士曾发现,小猴子出生时若缺氧,一些触觉神经核就会受到伤害。
我们也知道,缺乏适当的触觉刺激,会引起触觉防御的现象。动物在婴儿期没被碰触或抚抱时,这些动物就没能发展好应付危机的能力。猴子养育在没有良好触觉经验的环境中,长大后只会表现敌视和暴烈的态度,不会跟人类或别的猴子尽情的玩乐。
感觉统合失常的儿童,很少被剥夺触觉发展所需要的碰触和抚抱,相反地,他们不能统合好所收到的感觉。他们被拥抱和抚摸的次数不会比其他孩子少,但这些平常数量的经验,不足以让大脑好好发展。
触觉防御的训练
在皮肤上的各种刺激,也会协助决定防御性或识别性触觉来主宰个体的反应。例如痛觉会使防御系统更活动,而深部触压感会调整或抑压这系统。因此小腿上胫骨或前额碰到东西而觉得痛时,大家都用力磨擦碰伤处的皮肤来减少疼痛。磨擦或按摩会产生触觉行动,这种神经行动可以抑制甚至完全防止痛觉的传递。
又如虫咬时用手去抓痒,这抓痒是一种触觉刺激,可阻止触觉系统传递(防御性的)感觉。当抓痒的触觉停止时,痒感觉又会出现,再多抓几次后,痒感才会消失。训练触觉防御的儿童时,依同样的原则进行——利用固定的触压感觉,来协助调整(防御性)触觉反应的泛滥。
此外,脑部使用其他感觉——特别是前庭和肌肉关节动觉——来平衡防御性或识别性触觉泛滥的情形。还有从全身来的触觉,也会协助平衡局部触觉输入的泛滥。因此从全身传达而来的前庭、触觉和肌肉关节动觉等的组合和统一不良时,触觉反应的两种样式也多平衡不良。触觉防御的儿童有太多的保护性活动,却没有太多的识别性处理,因此对碰触无法探知确实含意何在,而多半以迎战逃避方式应付。
脸部有很大量的触觉感受体,对生存很重要,因此这些孩子的脸和嘴的防御性特强。如需修补牙齿时,这将变成很大的难题;而洗脸对父母和孩子而言,也常是很痛苦的经验。3岁以前对洗脸的种种逃避,算是正常,长大点孩子洗脸若总是避开毛巾时,其触觉神经系统很可能有不平衡,而有防御泛滥倾向。
很多触觉防御的孩子不能忍受洗头或理头发,这是由于头和脸部的触觉系统跟身体其他部分的不一样,容易因轻触而唤醒全身防御系统,使孩子动荡不停。因而无法让理发师好好工作或忍着不发脾气。孩子不舒服并困窘不止,很值得同情和理解,责骂或不许动一点也没效,父母可事先先按摩孩子的头皮,在洗头或理发时可减少不舒服感。触觉感觉有调整触觉过分泛滥的作用,效果可持续到理发洗头的时刻。
自己碰触自己或被别人所碰触,大脑的解释完全不一样。自己的碰触没有保护或防御的问题,威胁或危险感总是来自别人。触觉防御儿童能以羽毛或棉花棒自娱,但别人使用一支羽毛或棉花棒碰触他时,会马上感觉不舒服。一般来说,亲人中母亲的碰触最舒服,陌生人的碰触最不舒服,因此训练时,训练师需赢得孩子的信任才能获得碰触的默许。
实际的训练时,大部分的设备都用粗织物覆盖或包好,小孩在设备上的活动会大量刺激他自己的触觉感受器。这些触觉是由自身动作所产生,神经系统会将其组合统一起来。触觉防御有时会干扰儿童内在驱策力,而儿童脑内一直都有这种力量,让他循此尽量刺激自己,找出最适合自己神经系统的方式。
摩盛国际教育-国际感觉统合教育协会中国总部
ICSITE国际注册感统训练师培训与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