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讲人纪——《针灸》-42

标签:
健康 |
分类: 倪海厦讲人纪——《针灸》 |
倪海厦讲人纪——《针灸》-42
主讲:倪海厦
记录:JHWTCHQ
所以病人如果说,“我痛。”你一看,哎,奇怪,讲痛,不在大肠经,也不在小肠经,在中间,三焦经。“痛多久了?”“痛几天。”三焦经的实症。“啊,痛了四、五个礼拜。”虚症,酸,那就三焦经的母穴。所以我们子母穴,在针肩膀痛啊,什么样子,我们沿着经络去做。哈。
不要说,啊,那个书上说,曲池治肩膀痛,那所有肩膀痛都来扎曲池。结果,你运气好,碰到手阳明大肠经的肩膀痛,去掉啦。如果碰到三焦经的,或者小肠经的肩膀痛,就去不掉了。所以你一定要知道穴位、经络的走向,这样子,同样一个肩膀痛,你就知道怎么样选择穴道。哈。
那,一般的,外面的书,我都看不懂,为什么? 肩膀痛就扎曲池,那,那,那只能治大肠经的肩膀痛啊。哈。
天井穴与清冷渊穴
天井穴呢,是三焦经的合穴,哈,合穴,属土。这个,抱歉,支沟穴呢,这个穴道哈,是三焦经的经穴,这个经穴,相火。
我们现在讲的天井穴呢,哈,是三焦经的合穴,属土,哈,属土。在夏至,今年的夏至到今年的冬至呢,三焦是相火的。那合穴属土。所以,合穴是三焦经的什么? 子穴。夏至到冬至的时候,我们就下天井穴。

天井穴怎么找? 常常用的哈。手弯起来下针,直着没有天井穴。手弯起来下针,然后,手指头慢慢慢慢爬过来,爬到关节后面,你一摸,两个筋的中间,凹洞, 那就是天井穴。
这个天井穴下针,就直接在这两个筋的中间,一针就下进去。这样子下(注:手肘直着的时候。)没有天井的哈。这样才有个井口嘛,井口打开来。你这样子,没有井口的。所以,一定要拱手取,弯到下针。

平常病人采卧姿,躺在床上的时候,手是弯到。从这边下针下进去。哈,天井穴。天井穴是三焦经的合穴,是属土,是它的子穴。三焦经的实症在这里泻。哈。
同样的,这个,对称治疗,如果一个病人来,左边的膝盖头痛,那你可以下右边的天井,因为天井正好,膝盖头,对不对? 膝盖头。右边的膝盖头痛,你就扎左边,左手这边,哈,左手这个地方。哈。

从天井,你找到正位的天井以后,从天井直上一寸, 就是清冷渊,哈,清冷渊。三焦经引起的手臂痛,一般来说是,不能梳头。病人告诉你,“哎,奇怪,不能梳头了!”哈,三焦经。
还有一种症状很好玩,病人的筷子哈,夹菜,夹到嘴巴口,这个筷子一甩,东西就丢掉了啊。哎,这奇怪,哎,就丢掉了。三焦经。一般这种治症一定要帮他治? 不要治,吃饭坐他的右边,丢过来了,刚好,不要治,哈。这个放,很多人跟我讲,这个放不到嘴巴里面。
还有美国人是用叉子,咕嗵,他自己,自己丢了。那你丢给我的,不能怪我,对不对? 我也不是抢,那你为什么要给我,丢给我,对不对? 哈。那,看到这种症状,就属于三焦经。所以,不能梳头,还有夹筷子哈,食物放不到嘴巴里面去。
我现在讲,你们都没有遇到过,你可能难以想象。真正在实务上,是会遇到,哈,病人会告诉你这样子。这个,就是三焦经。哈,三焦经。那你问他,“多久了?”“三天。”子穴。“啊,好几,好几天了,一个礼拜了。”母穴。一般的都是子穴。哈。
那他夹不到,夹到食物,放不到,放不到嘴巴里面去。哈,筷子也是一样, 叉子也是一样,反正就是放不进去。哈。清冷渊呢,哈,手臂不能举啊,实际上我们详细地讲,就是,手不能梳头。哈,那不能举,有侧面, 侧面这边的话,是手阳明大肠经。手不能,手肘,病人告诉你,手肘不能往后面,我这往后面搬不上去了,小肠经。哈,小肠经。
这清冷渊呢? 平常呢,我们这个,顾名思义,三焦是行阳的,所以,发烧呢,我们在清冷渊上下针也可以,哈。
消泺穴至翳风穴
清冷渊呢,再往上,哈,这个,五寸,就是消泺。这个穴道很少用。非常少用哈。在消泺再上三寸,就是臑会。
臑会呢,在我们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肿的时候,脖子强硬的时候,淋巴哈,有肿瘤,我们都是在臑会上下针。哈,那,这个,这个,臑会呢,如果我们从,这个清冷渊上去找,就好找,哈,比较好找。清冷渊上五寸。

肩髎呢,肩髎,我们这个手臂上方,正上方,一个凹洞,这个手一弯起来有一个凹洞,这是肩俞。肩俞是手阳明大肠经的。从这个肩俞穴跨一个大筋,跨一个大筋到后面的凹洞,这就是三焦经的肩髎。哈。

如果你从肩髎往下走,走三寸,这是我们刚刚介绍的臑会。哈,你怎么找都碰得到臑会。那,一般来说,我们有非常多的治证,非常多的穴道可以治疗这个淋巴结,或者甲状腺的肿。哈。
一般来说,我们找天应。天应就是说,我们这个“阿是”跟一般的“阿是”不一样。他们阿是就在“阿是”这个地方扎针,我们不是。比如说,我们知道三焦经,因为三焦经是油网,散布全身嘛,哈,所以我们所有的淋巴系统、内分泌系统,通通是三焦在管。哈,淋巴结那些地方通通属于三焦。那我们在三焦经上找,阿,来,你在三焦经上按的时候,找到一个压痛点,那个穴道就是最好的下针的地方。
所以你知道经络这样子走,你不一定要对着穴道上下针,而是找到那个天应的,最痛的那一点下针。哈。对于这个淋巴结肿,不管,我们在临床上面,不管你是淋巴癌,或者是甲状腺肿瘤啊,通通可以使用的,哈。

所以,一般你只要知道腺体的问题出现的时候,内分泌啊,或者是,通通是属于三焦。那,肩髎呢,顾名思义,在肩膀的部位,就是近取穴。肩膀不能抬举啊,或者是手臂痛啊,哈,通通可以用近取穴肩髎。所以,病人如果说,跑来,跑来跟你说,“我肩膀痛!”“痛在哪里?”他,很讨厌就是说,病人他不懂,也不能怪病人啊!他说,“疼在这边!”
这边是哪边? 这边是那个,阳明经,后面就是三焦经,对不对? 再后面是小肠经,那个小肠经再过来,再三焦,再过来是大肠经。“哦,我这边痛!”好!三针。你说的嘛。哈。那,我看这个人不错,很好,“你告诉我痛在哪里,你用一个指头指给我看。”“这边。”三焦经。一针。哈。
有时候讲不清楚,跟他讲,讲不清楚,算了。三针一起下。因为有的人跟你沟通,鸡同鸭讲,不是语言的问题呀。他不晓得分很多嘛! 哈,我跟他讲,还指不出来,“我不知道。”好呢,算了,算了。因为后面病人还等着,这边不能塌掉了呀。先下针,哈,那堵啊堵在这边嘛。
所以,你实务上,在治疗的时候,遇到会,一种米养百种人。哈,所以,每一个人的下法都不一样。你跟他,突然问他,他讲不出来的。“但我就是那里痛嘛!”好,好,就这样。你不要跟他说,“你非要告诉我哪里痛,我才给你下针!”不要那么固执嘛,哈,就下三针,没说的。哈。

再来呢,这个,这个天牖穴,在后颈大筋,后脑哈,放大,这是后颈。哈。这是耳朵。这个,后脑,脑骨头在这边。中间两个大筋呢,哈,这两个大筋,外侧是天柱。还有两条大筋在旁边。这里,这里一条大筋哈,我用,粉笔,这边还有一条大筋,这边还有一条大筋。在那个大筋的,和骨头交接的地方,哈,就是天牖,三焦经的地方。我们很少下针,哈,也不能让人家灸。头,头面,后面的地方哈,都不灸的。

然后从天牖穴到耳朵后方,侧面看的时候,哈,侧面看,哈,眼睛,鼻子,嘴巴,这是耳朵。这个耳朵呢,这是我们那个,下关,颊车的地方,在耳朵下方,这个骨头后面,差不多一寸的地方,下针。这是翳风穴。哈,翳风。

翳风穴,如果对西医来说,眼科的时候,他们都在这个地方下针,打那个麻醉剂打进去,眼睛里麻醉掉,然后这个地方开刀。哈。正好,就是中医的翳风穴。哈,所以患白内障啊,什么,他们在这里打麻醉针,从这里进去。

我们针呢,直进。那,你下针的时候,可以看到骨头,我们的这个,这个,这个下颚骨,跟着后面的筋的中间。你不会扎在筋上面,也不会扎在骨头上面,一定在中间。
那,扎这些后脑部的针呢,我们都下得很,很浅,不是下得很深。哈,下巴稍微修正一下。这下巴这样子。这是针,下得很浅。直针进去。哈。这个穴道我们会用到。大部分都是耳鸣、耳聋,还有那个下巴脱臼哈,还有这个TMJ,就是牙关,牙关这很痛。哈。
那,我们现在知道了,诸位学到,阳明经,哈,大肠经的穴道。现在有个人牙关这里痛,不能咬合食物。那西医就是TMJ了哈。这个,这个,这个关节有问题。你下针的时候下下关、颊车、对侧的合谷,先下合谷,下关、颊车、翳风,下完针起来就很好了。如果,有的病人痛了四五年,很痛苦的啊。还有牙医呢,得到,自己得到TMJ,也跑来找我啊,牙医也是人啊,对不对? 他们只会知道,痛,他们也没有办法。我们下针,哈,就可以解决。所以,下关啦,颊车啊,合谷穴,还有翳风穴,哈,三焦经的翳风穴。
瘈脉穴至丝竹空穴
从翳风上来的时候,沿着,沿着这个耳朵,哈,把耳朵呢,翻起来,耳朵盖到没有,没有经络的哈,耳朵翻过来,这样子耳前看,这样子的哈,鼻子嘴巴哈,我们把耳朵翻过来,翻到这边,这样子翻过来看,我们这个后面有个骨头,凸起来的一个骨头,这个耳朵翻过来,后面有个骨头在这个地方。这个骨头呢,叫做智慧骨。

那西医呢,他只知道后面有个智齿嘛,哈,拔掉。那你没有智齿,智慧还是很好,这跟智慧没有关系。这个智慧骨跟智慧就有关系。你手摸到耳朵后面一摸,是平的,扁的,这是笨蛋。哈,这次跟你们interview,我们结合去摸。我看一眼。不好意思摸,因为你知道我将来会教你。那当面去摸你,好生你记得我。我记得你,我告诉你,你摸我的智慧骨。哈,我只要看一眼。
那,小朋友一生下来,一摸,哇!这智慧骨很高,很凸,越凸越高就越聪明,越平的就越蠢。哈。没有关系,你,你脑筋不好,一点关系没有,你人正,我们可以帮你启蒙。哈,可以帮你启蒙。

那,这个,为什么要跟你介绍这个骨? 沿着耳朵,有个病人来找你,“奇怪了,我头痛。”你说,“那你哪里痛?”“这耳朵一圈痛。”只要是沿着耳朵一圈痛,这反映出来的是什么? 三焦经。那三焦经,你再,“痛多久了?”“痛好几个月。”中渚。对不对? 因为这是夏至到冬至嘛。那如果是痛了两、三天,天井。对不对? 所以耳朵后面只有一条经经过,就是三焦经。

那这个耳朵后面呢,临床上治证很多。中风在急救的时候,人昏迷的时候,我们在耳朵后面,翻过来看,那个那个,很多那个,那个青鸡爪子筋哈,你看那个血脉都在这个耳朵后面。你拿三棱针,好,如果这个血脉在这里,我放大给你看哈,这个血脉是这样子,这样子下来,你这个时候,血脉头也放,这里也放,头放穴,那个,针刺多一点,手推一推,放血出来。

有的是在耳朵后面,这是耳朵后面,你可以看到筋。放, 人就会醒过来。哈,这也是一个急救的,一个大穴。哈,急救的地方。癫痫,也在这里放。小孩子脑膜炎、角弓反张,就是高热,然后人整个这样曲折过去,身体翻过去,也在这里放血。
所以,它,后面的瘛脉、颅息、角孙,哈,你看,它都在这个,耳朵后面的那个鸡脚,鸡足筋,哈。从翳风这个穴道,往耳朵后面走,沿着耳朵旁边,大约的尺寸呢,是这样子哈,你这耳朵如果翻过来的时候,发际,头发在这边,发际,哈,你看到一条头发,在这个耳朵和这个发际中间呢,后面叫做,我们特别叫做耳沟。哈,耳,耳,像一条沟一样,有没有? 这个沟渠一样,这后面这个沟,中间这个地方,就是,耳沟中间这一条,就是三焦经经过的地方。

所以,从翳风上来一寸半就是第一个,瘈脉。哈,可以刺出血。在这里呢,我们不下针也不灸,大部分都是放血。哈,放血。还有就是摸,摸愚笨、聪明,哈。那,再上,这个,往这个上面呢,差不多上一寸到两寸的距离哈。我们怎么看呢,这怎么看? 我们讲,跳过一个骨头最好算,度骨法是最好。度骨,因为每个人耳朵不一样。跳过这个智慧骨,跳过这个骨头哈,这个大骨头,一上去,骨头的上方,凹洞的地方,就是这个颅息,哈,颅息。
所以颅息跟那个瘛脉呢,刚好隔一个智慧骨,隔一个大骨头。哈,大骨头。哈,那,耳朵肿啊,近取穴,耳鸣啊,耳朵流脓,都可以在后面,一般只要是耳科,耳朵后面的,头痛啊,耳朵后面的问题,或者是脑部发生问题,你只要耳朵翻过来,后面看到有那个青筋冒出来哈,或者是那个,那个血脉,你在上面点刺放血,都是最好的。哈。因为你一放血掉,压力就会减轻了嘛,人就会醒过来了。哈,筋挛的现象也退掉了。哈,对耳,这个,哈,尤其是这个,脑膜炎。
再来到角孙。这个耳朵,你把上面,耳朵上面这地方往下压,哈,就在这个发际,耳朵的正上方,但是不是在耳尖的正上方,你把耳朵拉下来了以后,这个耳朵最上方,到发际这边,中间的地方,这是我们的角孙穴。哈。像越靠近眼睛的地方呢,哈,眼科的治证都来了。里面像什么白内障、生翳,不管那个青内障,白内障,哈。
再过来呢,就是我们的丝竹空。丝竹空呢,在眉毛的后方,哈,眉毛的后方。这个,眼睛的眉毛的后方,是丝竹空。眼睛的旁边,哈,五分的地方是太阳。后面有个,后面有个凹缝,就是太阳,太阳。眉毛的后方,这是丝竹空。凹缝。
我们最常用的,眼科的四个地方的放血。就是,比如说角膜炎、结膜炎、眼睛红肿,你在攒竹放血,丝竹空、瞳子髎,还有耳尖,你把耳朵拉起来,耳尖的地方,用三棱针刺破,挤两滴血,这边挤挤,挤一点血,这边挤一点血。

你不要上火罐哈,没有没有那么过,你太过了哈。刺破,你手压一压,挤一点血,挤出来就好了。然后,这个瞳子髎,这个丝竹空,瞳子髎,瞳子髎就是太阳穴。耳朵,耳朵后面还有个凹洞(注:这里的耳朵疑为眼睛。)。太阳,瞳子髎、丝竹空、攒竹,还有耳尖,放。哎,这只眼睛(注:左眼。)你在这四个地方放。这只眼睛(注:右眼。)你在这四个地方放。你常常放血对眼睛视力非常好,哈,尤其是眼睛红肿。深热,湿热的时候,你一放,病人很痛的时候,你一放,哇,病人很轻松,清凉的感觉就下来了。
很正常嘛, 因为里面有瘀,有血堵在里面,湿热,那血里面是不是很多病毒? 那这个时候,你把那个,你放掉很多的瘀血,新的血是不是过来? 那新的血里面带来很多白血球,很多抗体进来,就把病毒去掉了,发炎,炎症去掉了。这很有道理,哈,中医是采放血的方式。哈。这是丝竹空。
那丝竹空呢,眼,眼科的,脸上的穴道一般来说我们都不禁,就是禁灸,不要在那边灸。你灸,眉毛也烧掉了。哈,焱尾嘛,眉毛尾巴哈。我们用下针、放血用的。像近取穴,像眼睛往上跳,眼睛往上看,不认识人,哈,眼睫毛倒长,都可以用放血的方式。一般我讲过,都是在攒竹、丝竹空、太阳、耳尖,哈,睫毛倒长,你给西医弄啊,开刀啊,他帮你拔出来,睫毛往里面生,眼睛刺得很难过,放血就可以了。哈。
奇穴:眉棱点(眉棱骨痛)

那,我们有一种叫眉棱骨痛。“老师,我头痛!”“痛哪里?” 正额,正印堂的,这是胃痛。我们下针下什么? 中脘。一针下去,印堂痛就去掉了。

那,有的人痛,痛在眉棱骨上,这叫眉棱骨,眉毛下方的骨头痛。“我在这一条骨头上痛。”就扎阴陵泉下一寸。阴陵泉呢,在脚的内侧。我们上次介绍脾经的时候,有介绍过阴陵泉。哈。

这个脚的大腿内侧,这个骨头这样下来。在骨头的内侧,这个是右大腿,哈,右边的大腿,你这样子看过去,哈。这一针下这里。阴陵泉呢,下一寸的地方,有个奇穴,叫做眉棱点,哈,眉棱点。

那,眉棱点呢,我们在,你找到眉棱点的时候,手去那边按,“哦!”哈,那就在那个痛点上下针。如果是左边的眉棱痛,我们下右边的眉棱点。右边的眉棱骨痛,我们下左边的眉棱点。那正面痛,我刚才讲过,属于胃经,我们扎中脘穴。哈,这是眉棱点。旁边两边的头痛,如果是沿耳边的头痛是三焦经。哈。

下次我们介绍胆经。胆经在两边。所以你们现在知道,如果头痛在这两边,膀胱经,实症,下束骨;虚症的头痛,下委中。
如果在正中间,头痛,是督脉,是不是下后溪? 近取穴,下百会。整个头痛,我们搞不清楚,我们有六阳之会,六条阳经会在头上,管他的,下百会。知道我的意思吧? 还痛,怎么那么可恶? 涌泉。它吓得他不敢痛了。哈,太痛了,吓得他下次不敢痛了。“好了,我现在很好了。”好了吧? 哈。
指针术

哈,详细地介绍一下(注:手六筋。)。因为这是我们的指针,哈,指针,指针术。我用右手讲给你听。哈,右手。我们从上到下,大家可以看到,可以看得很清楚, 这是手掌,哈。这六根筋。
那,这边呢,就是我们的手太阴肺经的太渊、经渠、列缺,对不对?这条的筋经呢,是管心和小肠。在这两条筋的中间,就是手厥阴心包经。心包筋的上面这条筋呢,管的是脾胃。心包筋的下面这条筋呢,这个筋呢,管的就是三焦,然后再下边,是手少阴心经这边呢,阴郄、通里、灵道到神门,这一条的是这个筋,这边有个大筋,这个筋管肾和膀胱。在这两条筋的中间呢,就是管肺和大肠。
那,除了昨天讲的,我们今天要补充一些。比如说,小孩子,一生下来,黄疸。中医呢,就会在肝胆上面下手,推它,轻轻地推。小孩子手很嫩,轻轻地推。推的时候,甚至只是在皮肤上面推都有效,因为气在皮肤表面。你不要把他推到骨头都断掉,因为小孩子骨头是软的。哈,那你下手太重。或者瘀青一块都不好。推到淤青都是太重了。哈,你那个指针在手上,手这样子轻轻地沿着皮,往上推就可以了。不要去按它,沿着皮往上推,因为那个气在皮肤表面上,非常敏感。哈。
那,小孩子,吐奶啊,喝奶吐啊,什么样子,你就在脾胃这一条筋,那个筋上面呢,轻轻推。哈,他就会好。推的时候,哈,大家知道,由下往身体内推的时候,是去寒。由身体往下推的时候,往身体,往四肢末梢去推的时候,是去热。中医指针分寒热。小baby一抱在手上,一看,脸是赤红色,热。脸是青淡、暗,哈,就是寒,马上就分出来了。

那小baby小便不顺或者是咳嗽,哈,咳嗽,我们就知道在这条筋经上面可以做(注:肺、大肠。)。肾筋也可以,哈,那个,大小便的问题。所以,以此类推,你们可以马上调理。马上就知道我们在哪个地方调理他,就会很好。哈,就会很好。
那,指针的时候,都是,我刚刚讲过,都是手轻轻在皮肤上摸就好了。做完以后,一定要把天河水放掉,哈,把天河水放掉,在间使上揉一揉,揉一揉,这个气就散掉了。
和髎穴与耳门穴
在,那个,三焦经上面,最后两个穴道呢,一个是和髎,下一个是耳门。哈。

这个,头是这样子哈。头这样子下来。眼睛这样哈,鼻子,嘴巴。那,耳朵在这边。这个耳前呢,一个骨缝,你手按在这边,嘴巴一张开来,一条骨缝对不对? 骨缝呢,有三个穴道。我把骨缝拉出来。最上面这个穴道,还有中间,下面。上面呢,我们称耳门。中间呢,是听宫。下面呢,是听会,听会穴,哈。

现在讲的就是耳门。耳门是属于三焦经。听宫呢,是小肠经,哈,小肠经。听会呢,是胆经。哈,胆经络过。眉毛后面那一个,眉毛后面这个点,这个穴道,哈,我们就是,所谓的丝竹空。哈,丝竹空。那从丝竹空到耳门这边,是一个,这个是三焦经经过的地方。在靠近耳门前,这个是斜的嘛,哈,半寸到一寸的中间,你去摸,你这样摸,这个地方有个动脉在跳,这就是和髎。哈,和髎穴。

那,和髎穴在脉的下方。一般如果我们要下针的时候,把脉用,手摸上去,哈,摸上去,用指甲把那脉推开来,针就下进去了。哈,你们千万不要按照脉下,按照脉下,你就直接扎到动脉上面,那就淤青一块。
这个像和髎、耳门、听宫、听会,这都是所谓的近取穴,哈,近取穴。那你有疑问了啊,“老师,现在这个人耳朵流脓,化脓,脓水流出来,耳朵发炎,或者是耳鸣、耳聋,哈,我们到底取哪一个?”
临床上我在做的时候,我是今天扎耳门,明天扎听宫,后天扎听会,轮流刺啊,你不要老是刺一个穴道,不要那么死脑筋嘛。“我非要扎耳门不可。”结果扎下去,皮肤都硬一块,哈,扎太多针皮肤硬一块。轮刺,
我是采轮刺的方法,哈,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我们在耳朵旁边,三焦经很多,哈,这个穴道很多,我们到底那个穴道是最好的穴道? 我,我就是指按,指头去按它。指头按它的时候,哎,那点特别痛,哈,这就是阿是穴,在那个痛点上下针。因为很多穴道靠近耳朵,它的功能几乎很雷同。你怎么去分? 不要去分,用手去压,所以你你要知道经络的走向最重要。哈。我们介绍头痛也是这样做。哈,经络的走向。
那,这个呢,这个,和髎,像我们这个,它书上写的,哈,牙车,牙痛啊,头痛啊,耳朵流脓。一般来说,我们治疗小孩子的儿科,小孩子耳朵里面化脓出来,我们用硝石矾石散(注:应为麝香矾石散。)。我们用喷剂,我们用硝石和矾石,抱歉,抱歉,麝香矾石散。我更正,麝香矾石散。
矾石本身呢,我们过去用白矾。白矾除了,最主要的目的是防腐。麝香一点点,麝香通利九窍。这两个打成粉,喷到耳朵里面,喷到鼻子里面去,我们可以保持它的干燥,这是我们外用的。我们下针的时候,小孩子要单刺,下针时最好要有个东西把嘴巴撑开来,不要刺进去后让嘴巴闭起来。否则那个骨头会把针夹住。
耳门呢? 像耳朵耳鸣啦,不管是蝉鸣,或者各种耳鸣的声音都有,病人会跟你陈述,好像知了在叫,火车开过来的声音,哈,都没关系。你就治症治法是一样的。基本上的大原则,肾其华在发,开窍在耳朵。所以我们都以强肾为主要的治法。其它临近的穴道,我们都随机对症来取穴。这边汗比较多,汗非常多,一般都是禁灸,灸个水泡在这个地方也不是很好。
附:《倪海厦-人纪-针灸》视频第47讲链接地址: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f4y1v7uZ?p=47
如果该链接地址不能用,可在bilibili网站上搜索“倪海厦人纪针灸”,即可找到相关视频。
声明:
注:
文中参照引用的《针灸(讲义)》为倪师注解的《针灸》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