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倪海厦讲人纪—《金匮要略》(51)

(2021-03-11 13:34:07)
标签:

健康

分类: 倪海厦讲人纪——《金匮要略》

倪海厦讲人纪—《金匮要略》(51)


倪海厦讲人纪 —《金匮要略》(51)

 

主讲:倪海厦

记录:JHWTCHQ

 

 

       就让他吐尽就可以了,哈。就好像酒客。喝酒喝太多了,呕吐,对不对? 你看他呕吐,本来去止他的呕,他吐掉就醒过来,结果你止呕,对不对? 哈,这都不对的,哈,大原则。

 

呕家有痈脓呕家有痈脓

       如果一个人先呕吐,呕吐完了以后口渴,这是正常。你要用commonsense 想,他呕吐了,胃的津液是不是去掉很多了?那津液丧失很多了,本来就应该口渴啊,那他口渴,自己就会好了嘛。哈,从这里就可以知道。哈,当然你如果在,没有在电话里面,你在现场。一闻,这是喝酒的,对不对? 哈,你不要管他,不要给他止呕哈。

 

水停心下水停心下

       那,还有一个人呢,先渴却呕者,这是水停心下。病人很口渴啊,为什么会呕?因为,哈,这个,胃在这里。什么叫水停心下?就是胃里面有水了。病人呢,会口渴啊,因为这个水是冷水,不是热水,哈,冷水。那结果呢,病人口渴,口渴以后喝水。一喝水,就吐掉。你说这个人是不是捣蛋? 你告诉我口渴,我好心倒杯水给你,结果你喝了还把它吐掉。

       这不能怪病人。为什么? 因为本来他就有水饮在那边,所以,这个才,这个就叫做水停心下。这种就是饮家。那,渴了,喝了水就吐,这就是我们的小半夏汤

       小半夏汤证呢,是半夏不要用甘草哦。哈,生姜,哈。如果你用的是生半夏,哈,两钱,生姜两片。因为生姜本身就是在解半夏的毒的。那生半夏涤水的力量很强的,一下去,恶心就去掉了。哈。这就是饮家。

       如果呕家呕吐的,应该会口渴啊,因为你吐得胃的津液都没了。今不渴者,所以跟他不一样。所以这里分三个。这就是,哈,第三个就是呕家本渴,今不渴。呕吐了半天,他不口渴。这是心下有支饮,故也哈。

       心下有支饮呢,像我们的苓桂术甘汤,哈,苓桂术甘汤就是心下的支饮,哈。那跟这个小半夏汤的差异在那里?小半夏汤只是在胃里面而已。苓桂术甘汤是在整个横膈上面。所以苓桂术甘汤,病人一定会有晕眩。而小半夏汤的病人就是恶心而已,不会有晕眩。因为它只在胃里面嘛。哈,这是它的差异,这个区分点。

       (附:《金匮要略(讲义)》(二百四十五):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先呕却渴者,此为欲解;先渴却呕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呕家本渴,今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饮故也,此属支饮。

 

273、虚

 

        这个条辨呢,接下来讲的是什么哈? 有一个人呢,这个不是讲正常的哈。有一个人呢,本来胃中就是比较虚冷的,哈。你遇到这种人,你不知道啊,你不知道他胃中虚冷啊,对不对? 哈。

 

虚

       你一摸他的脉,这个人脉跳得很快。是不是热脉啊?对不对?胃脉跳得很快,应该,应该正常消谷引饮。就是口很渴喝很多水,吃饭吃很多,对不对? 哈。吃的还是在那边,一直在消化,消化力量很强,不断地吃。哈。

       本来应该这样子的,结果呢,这个人脉数,为什么现在反吐,东西吃不下,反而吐出来? 就问张仲景啊,他说,“这个是为什么?”因为他这个人本来胃中就是虚了的人,这个时候,你发汗他药的时候,给他吃发汗的药。一发汗呢,阳就虚了,哈。那阳虚的时候,膈气就会虚,中膈脉乃数,数为胃热

       这就是我们前面有给诸位打下根基,我一再跟诸位说。胸呢,肺的地方,上焦就是什么?阳的所在。你一发汗的时候,肺主皮毛,肺里面的津液发出去了,哈,这个阳虚掉了。阳气虚掉以后,膈气,哈,这个中膈会往上升,哈,会动膈。这个时候脉跳得看起来是很快。

       实际上,哈,看起来好像是胃热,实际上不是消谷,是虚的,虚数的脉。脉是虚数的,因为这人本来就是,胃里面是冷的。那你,如果你这个人是很正常的,胃里面没有虚寒的,哈,需要发表的时候,你发他的汗,发完就回来正常了。

       这个人本来就是虚,胃中有虚的人,你发了汗以后,结果脉就跳得很快,你以为,你以为这个是胃里面的阳明的燥热。其实不是,哈,这是虚热。哈。

       还有这脉弦者,也为也。弦就是水胃气无余,朝食暮吐,变为胃反。哈,寒在于上,医反下之,今脉反弦,故名之虚。这个意思就是,里面是虚寒的人呢,如果发汗,或者是攻下,会产生个证状,叫做胃反。本来我们的食物呢,到了胃里面以后,会把胃下哈,就是磨碎以后,就进入小肠。它的方向是这个样子。

       胃反就是逆过来了没有办法往下走。哈,造成的原因呢,就是胃里面本身,它就有虚寒。哈,比如说你常常喜欢那个,吃冷食,吃冷的,哈,那像我们前面就讲过了啊,如果女孩子,所以为什么我们不赞成女孩子月事来的时候吃冷的,因为你,如果寒跟水冷结在子宫里面的时候,造成癥瘕,有没有? Anyway,就会造成肿瘤,会有硬块。所以我们不希望她去吃冷的。

       那,你如果说,这个本来就,平常呢,就好吃冷的东西哈,三餐都吃,冰的,很冰的珍珠奶茶,或者是刨冰之类的,对不对? 哈,然后,你吃的又是生菜沙拉,都不吃热的。日久以后,胃就虚冷掉了。这个就是你自己搞冷的。

       那,这个时候我们要,比如说,我们甘草,甘草干姜汤,很多热药哈,可以让胃热起来。哈,遇到这种胃中虚冷的话,你一发,发汗都会产生后遗症,就会造成胃反。

       那有的时候发汗或者误下,不见得是医生误下。而是他本来就胃寒啊,结果一吃,吃到个死猪肉,或者是便当,坏掉的便当,对不对? 他就很饿啊,一扯就吃下去。结果,便当统统坏掉了,食物坏掉了,哈,就造成吐,又造成什么? 大下。因为它这个食物坏掉了。这个也会造成胃反。

       胃反呢,朝食暮吐。早上很多人跑去吃麦当劳,下午到黄昏的时候吐出来还是麦当劳,里面的汉堡,还有薯条都还在。哈,这是朝食暮吐。哈,胃反的证状。

       (附:《金匮要略(讲义)》(二百四十六):问曰: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饮,而反吐者,何也? 师曰:以发其汗,令阳微,膈气虚,脉乃数,数为胃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也。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朝食暮吐,变为胃反,寒在于上,医反下之,今脉反弦,故名曰虚。)

274、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

 

        从这里开始呢,开始讲血虚。“老师,我们怎么知道这个病人呢,贫血,血虚了?”那,中医就用一个条辨来讲,什么叫血虚。如何知道他是血虚哈。

 

欲吐者不可下欲吐者不可下

       首先呢,开始,大家看,他说,寸口,哈,脉微。当你摸到寸口的脉,哎,那么小。病人血虚啦。微则无气,无气则荣虚,荣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这是一系列下来的。哈,先是阳虚了以后,哈,再影响到血虚。所以经方的观点里面要把阳补足,血才会回来。你不能说,“老师,我开了一票补血的药。”结果没开阳药,胸阳没有回头,没有用,哈。

       所以说,光开阳药不行。这是第一个。所以我们摸到寸口的脉,一摸,有的时候,摸脉的时候,哈,诸位呢,以后当医生,这个,这个摸脉的时候,手在诊脉的同时,看他手掌的颜色。手掌的颜色如果是比较苍黄的、比较没有血色的,再一摸脉,寸脉,你可以望跟脉并在一起,对不对?就已经知道了。同时你眼睛看他皮肤的颜色,哈,这个,大概已经晓得了,哈。所以说望跟脉要合在一起,就更可以确定你的诊断是对的。哈。从这里我们知道,要知道,血要补起来,胸阳要壮起来。

       第二个血虚的证状呢,如果是摸到趺阳脉,就是冲阳脉,就是脚上的胃脉。如果是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哈。这种是,脉紧而涩者哈。这种都是很难治的。

       为什么是很难治?因为你这个脉是紧,是寒。所有的紧脉,摸上去脉很强,摸到紧脉都是寒证。哈。如果是涩证,哈,涩证是虚。如果是我们遇到寒,我们开去寒的药,寒湿,去湿的药。很简单。那遇到涩证的时候,本身又是,遇到涩脉的时候,面又是的时候,的时候,你要开去寒的药,跟补虚的药同时开在里面,哈,才可以。

       如果,这个,你看不懂胃反,他早上吃东西晚上吐出来,晚上吃的第二天早上吐出来。哈,那你不知道里面是虚寒的,哈,你光开止呕的药,没有用,哈。你开半夏止呕都没有用,哈。

       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所以任何人来找你,“啊,我这个恶心,想吐。”你就不要去攻下。除非你确定他是阳明的燥矢,燥热证,哈,才会攻下。否则呕吐,哈,只是虚寒,或者是停在少阳证。

       大柴胡汤证会可以看到,可以看到恶心的现象、呕吐的现象。因为他是大柴胡汤,大柴胡汤介于少阳和阳明之间的间证,哈。有时候会看到。所以说你在吐的时候,病人在恶心想吐的时候,你要确定他需要攻下,你才会攻下。否则你一攻下,因为攻下都是寒凉的药,那你一攻下的时候,就造成胃反。了解我的意思吧? 因为更寒了嘛。“胃反”就是里面寒掉了,哈。

       (附:《金匮要略(讲义)》(二百四十七):寸口脉微,微则无气,无气则荣虚,荣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脉紧而涩,其病难治。

       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

 

275、吴茱萸汤

 

       这个,就是打嗝。你如果,北京人加个卷舌音,打嗝儿。哈。那,我们有三证,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愈。打嗝看他那个,前后,哈。一般来说,最简单的,比如说你吃东西嗝到了。吃个米粉,吃太快了。像我们性子很急的,很容易嗝到,哈。所以我吃饭的时候,最好不要把我拉起来,哈。“慢点!慢点!”这样子。

 

吴茱萸汤吴茱萸汤

       那如果打嗝了,怎么办呢?橘皮。那只好我吃橘子皮,你吃橘子。橘皮呢,生姜,这两个,哈,比 如说。你不用真地去称啊,哪那么斤斤计较? 不需要。又不是重病号,哈,因为我们用的都不是毒药。西药一定要斤斤计较那个几克、几克。当然要计较啦,它都毒药嘛。

       橘皮一片,橘皮哈,一个橘子,哈。橘皮两钱,生姜两片,这煮在一起哈。因为橘子是辛、香、发散,对不对? 生姜呢,去胃里面的水。这个一下去,嗝就去掉了。

       橘皮生姜汤呢,是去胃里面有虚热,虚热用的。胃有实热没有用的啊!实热,我们会用到大黄啊,什么东西的,这个有虚热。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一个处方。哈。所以,常常使用到这个处方。

       有的人呢,来找你的时候,精神都很好啊,隔段时间,“呃,”嗝一下。隔段时间,“呃,”嗝一下。然后你精神都很好,没有问题。因为我们这个哕证呢,严重的时候是,胃气绝的时候也会打嗝。哈。那你要看他,人家精神好得很,气色很旺,走路动作很快,只是个打嗝。你说,“你快死了。”哈,这都是诊断都没有弄清楚。哈。这是一个虚热的时候使用的。

       这个处方呢?呕而胸满者,是虚寒的时候。病人也是虚,寒,产生的呕,打嗝。我们用吴茱萸汤。如果是胃气要绝了,癌症的病人,肝癌的、或者肝硬化的、或者是到胃坏了,后来到胃气绝的时候,打嗝的那种情形呢,这些汤方都没有用。你要用茯苓四逆汤,哈,或者是这个,通脉四逆汤加点葱白,哈,通脉四逆汤。

       去年过年的时候,就看到我们这里有个病人,有没有? 腹水。吃了茯苓四逆汤,一剂下去,哈,他自己以为是半个小时,他太太以为五十分钟,反正anyway,都在一个小时以内,就可以吃下一碗面。哈,他说这一碗面,一个礼拜都没有吃过那么多。一个礼拜,每天三餐把它加起来,东西都没有他这一个小时吃的一碗面那么多。胃气回复就是这么快。

       换句话说,你如果是嗝逆,胃气没有回复,你用了茯苓四逆汤下去以后,这个茯苓四逆汤下去,胃气还没有回复,差不多了。这个嗝逆不会回来了。到这种都是最后的一击,哈。那在之前,浅的时候打嗝哈,用这个,虚寒的时候,用这个,哈,吴茱萸汤虚热的时候,用橘皮生姜。哈。

       这个,吴茱萸汤呢,我们有用在很多地方。特殊的治证,我跟大家讲一下。先讲完,我们再介绍这个吴茱萸汤。所谓特殊的治证呢,病人,强烈的头痛。哈,如果你没头痛过,你不知道头痛叫什么哈。强烈。然后呢,他这个痛,从,最常见的是从肩胛到后脑,到,沿着耳朵一直到太阳穴的地方。这个吴茱萸汤呢,下去,一剂下去,头痛就去掉了。哈。

 

从肩胛到后脑从肩胛到后脑

       那你如果药房里面,厨房里面还在煮吴茱萸汤,对不对?针灸下去,他头痛也止掉了。哈,所以针灸很好。针下完,头痛去掉一大半。再吃药,一碗。第一碗下去就中。所以,中医的最顶的阶段就是,针灸的时候,当时就好了很多,再吃这个药,第一碗药下去,那你还要怎么样子?没有比这个更好的嘛。哈。这样子哈。这就是你经方用对,就会有这种结果。

 

肝经的走向肝经的走向

       吴茱萸呢,本身这个药,哈,它能够补,为什么它能够止头痛? 因为它能够补肝阴。就是肝的血不足的时候,吴茱萸来补它。肝经呢,按照针灸呢,的理论来看,肝经直接到头部百会。从身体里面到了百会以后,从剖面图来看,这个人,脖子,哈,肝经到了百会以后,就到了眼睛这边。所以,产生的头顶的痛,眼睛的痛,还有呢,肝经直接落到女人胸部乳房的乳头这面,乳头这里哈。

所以,比如说乳癌。乳癌如果是开始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在乳头这个地方。如果乳头下陷阳气就下陷,这就是危险的症状。哈,后面痈脓的时候,我们再讲。所以肝经的走向是这个样子。就是因为走向是这个样子,哈,所以说,如果肝血不足的时候,病人会有强烈的头痛。哈。

       肝阴不足的时候,里面是阴寒的。就是因为是阴寒的,所以血管呢,哈,非常的细小。那血通不过去呀,当然会头痛痛得很强烈。哈,用吴茱萸汤,哈,吴茱萸汤。

       那如果一个病人呢,他告诉你,“医生啦,我这个头痛很严重。每次头痛的时候,我都得吐。呕吐头痛。”他已经在告诉你了,“请给我吴茱萸汤。”为什么?吴茱萸汤,本身就止呕。吴茱萸呢,本身就止呕。

       再来看吴茱萸哈。吴茱萸呢,跟生姜混在一起。哈。所以,吴茱萸很有名的,这个,肝脏呢,肝脏虚的时候,又会肿起来。肝实的时候,阴实的时候也会肿起来。肝虚的时候肿起来顶到胃,病人也是恶心呕吐,哈,这个时候用吴茱萸汤。

       然后,“老师,你怎么知道他肝虚呢?”很简单嘛,晚上睡得很好的就是肝虚嘛。没有东西在里面。哈。那睡得不好,每天晚上,常年每天晚上一点到三点醒过来,肝脏就已经有问题了。哈。那,所以,病人只要,你只要听到病人,“我每次头痛的时候我就大吐,哇,吐翻了。”哈,这就是吴茱萸汤证。

       你一味药都不用变,哈,吴茱萸呢,很苦啊。吴茱萸很苦,不好吃,哈。那,吴茱萸三钱。那如果你碰到自己的,这个,亲人,用人参嘛,哈。吐,吐翻的话,胃津液不够啊。哈。如果碰到你的敌人的话,一钱党参。哈,也不会死人,他一样会好,哈。生姜呢,多一点止呕嘛,六片、五片、四片都没有关系,哈。这就是看你自己。因为这都不是毒药。

       不是毒药的时候呢,你不用去斤斤计较它的斤两的问题。就看他的情形。那,我刚刚是开玩笑的,意思是,吐得很严重的时候,胃的津液不够了,你人参多加点,生姜多加点,对不对? 红枣多加点。可以把胃的津液补足嘛,对不对? 哈,这个非常地好用。哈。

       那还有呢,像病人,因为吴茱萸它的药性,属于热证。它能够去肝的阴寒哈,药性比较热。所以,病人呢,头痛的时候,除了呕吐以外,手脚冰冷也是吴茱萸汤。所以,后项强痛头痛啊,还有胃下垂,哈。这个胃的虚寒,不是热证。哈。

       胃里面难过,我们看他到底有没有东西堵在里面? 他有没有胃反? 什么朝食暮吐,对不对? 也没有。“舌头拿出来我看看。”一看,舌苔的,的,里面是的。然后呢,病人呢,每次饭后胃都很难过。因为食物堵在胃里面,把胃里面压压,压得更低,胃就更难过。哈,吴茱萸汤,也是吴茱萸汤。所以吴茱萸汤呢,用的地方非常地多。哈。

       所以说,你如果,不会用吴茱萸汤,基本上很多的头痛你不会治好。哈,甚而之,我用到什么程度,包括那个太太小姐们啊,她说,“我月经来就头痛。”我说,“那你月经来的时候会不会呕吐?”“哦,吐得很凶。”还是吴茱萸汤

       你知道我意思吧? 你不用管里面是什么原因,只要头痛、恶心,都是吴茱萸汤。恶心的原因,就是我刚刚跟大家讲的,肝血不足。肝里面的血,肝虚掉了,所以肝肿起来顶到胃,哈。太冷了。太冷的时候,血管,肝经到头部的血管都变小了。这个时候肝经就变小,所以造成强烈地头痛。哈。

       (附:《金匮要略(讲义)》(二百四十八):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愈。

呕而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

       吴茱萸汤方:吴茱萸一升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276、干呕

 

        好,我们接着看。干呕。干呕就是恶心感觉,“呃”,呕吐了,但是什么东西也没有出来哈,这是干呕。还有一种呢,是吐涎沫,白色的痰吐出来,哈。这两种情形,还有一种头痛,都是吴茱萸汤主之。

 

干呕干呕

       大家现在了解了,头痛。这个吐涎沫,是因为恶心,把里面那个,那个,因为上焦太寒了哈,把那个肺里面的一些津液,口水都吐出来。这个干呕,是因为胃里面是冷的,没有东西在里面嘛,所以他就干呕。哈,也是吴茱萸汤。哈。

       (附:《金匮要略(讲义)》(二百四十九):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277、半夏泻心汤

     

        如果,哈,后面你看,呕而肠鸣,肚子咕噜咕噜地叫,肠子里面,

 

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

        肠鸣声很大。心下痞。诸位在念《伤寒论》的时候,在,张仲景就说了,当你有表证的时候要先解表,哈,不能攻里。有表证的时候你不知道,结果呢,你一攻下,就表邪下陷。表邪下陷,轻者心下痞,对不对? 重者会变成悬饮。哈,包括十枣汤甘遂半夏汤就这样来的。

       心下痞呢,我们有五个泻心汤。哈,现在这里介绍的是半夏泻心汤。介绍泻心汤之前呢,我给诸位一个概念。黄芩呢,在讲,它是对胃。所以,有胃发炎的时候,胃里面不舒服的时候,舌苔的。我们看舌苔,舌苔也是代表胃气的所在,只要是黄的,我们都会重用黄芩。到了小肠里面的时候,它会肠鸣,咕噜咕噜地叫。哈,肠鸣嘛,哈,就是黄连。所以黄芩跟黄连才会出现在同一个处方里面。

       呢,恶心胃里面有停水。所以有肠鸣。所以我们是不是加半夏?那这个食物跟饮水吃到胃里面去了以后,胃里面太冷了,这个水跟食物一路跑到小肠里面去。小肠里面也是的。这个时候我们会加什么?哈,干姜,对不对? 那病人是不是有呕,恶心,对不对? 我们加人参甘草,把津液,吐掉的津液补足。红枣,补足。处方就这样来的,哈。所以,当你了解,很了解了处方以后,了解了他的方意以后,你会变化。变化,这个变化,哈,很简单了。

       那在临床上面,我们看到,这个半夏泻心汤呢,有些病人呢,常年地下利。来找你的时候,哎,你问他,“你大便好不好?”我们平常正常一天一次,或两次最多了。“哦,六七次。”这个人怎么那么多大便?他吃完东西就拉肚子,吃完东西就拉肚子半夏泻心汤证。哈,半夏泻心汤。

       那,这个半夏泻心汤出现的时候,这一定会有腹痛。哈,肚子痛的现象,兼有肠鸣。如果一个病人呢,也是呕,恶心,心下痞,但是他没有肠鸣,哈,没有腹痛,哈,就是,哈,甘草泻心汤。我们前面有介绍过甘草泻心汤。

       如果是下利,肠鸣很重的人,半夏泻心汤都去不掉的时候,我就要增加,增加这个生姜的量。把生姜的量增加,哈,还有干姜的量也增加。那么你增加了生姜的量以后,就变成了生姜泻心汤。生姜泻心汤专门治疗肠鸣很重的下利。哈,这是它的一点的区分的地方。这只是处方的加减。哈。

       所以生姜泻心汤呢,我们到时候真的使用的时候,哈,我们会把生姜加到五片、六片、七片都没有关系,它叫做生姜泻心汤,不叫做干姜泻心汤。哈,所以干姜不用加量哈。增加生姜重量,为什么?因为干姜温中的,生姜排肠胃的水的,排水。哈,因为一直在下利嘛,拉肚子的时候,“呼,”拉出来都是水哈。这个时候,要重用生姜。哈。

       当医生呢,看病的时候哈,不要舍不得用药。就像我们说重用生姜,你给他六片,“哦,生姜很贵啊!”还在,有的医生就是这样子,很,很讨厌。哈,教不起来。

       那,处方的剂量,一般来说,我们半夏五钱,哈,黄芩、干姜三钱,这是我们处方,人参两钱,(注:甘草两钱。)哈,黄连一钱或者两钱,都没有关系。哈。

      你如果说,“老师,我这个,我肚子,胃里面心下痞,但是我没有,我刚刚讲,我没有这个肠鸣。”那你就把黄连拿掉嘛,对不对? 哈,知道我的意思吧? 就是这个意思哈。病人已经在下利了,你会不会加这个大黄?不会嘛。哈,那是雪上加霜。哈,没有这种医生的哈。

       (附:《金匮要略(讲义)》(二百五十):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半夏泻心汤方:半夏半升,洗  黄芩  干姜  人参  甘草各三两,炙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278、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那你如果说,你看下面这个处方哈。病人呢,干呕而利。这个字要,到时候我们把这两个反过来,刚好反过来哈。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干呕就是恶心。“呃,呃,”呕,就是没有东西出来,就是干呕。下利,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大家看黄芩加半夏生姜汤的处方。第一个,这个黄连不见了。第二个,他有痛,所以会用芍药,白芍。哈,所以,腹痛的时候一律加白芍。大家知道,我们经方的这个原则的时候,处方一开下来就是很对证的哈。那因为干呕恶心啊,所以我们要用半夏止呕,哈。而且是在的地方,所以我们要用黄芩,哈,黄芩。那,这个下利的,我们会用生姜啊,这些药。来把水排掉。

       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里面都强调,当你用处方去治利的时候,利,如果到最终极,我们,他给你了很多处方,到了最终极,你没有办法把他的利止住的时候,你就去利尿。把这个利,水从小便里导出来。否则的话,利一直停不下来,人会虚掉。哈。

        (附:《金匮要略(讲义)》(二百五十一):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黄芩  生姜各三两  甘草二两  芍药一两  半夏半升  大枣十二枚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279、小半夏汤

 

       现在我们看,他说,诸呕吐的,各种呢,呕吐的,谷不得下。这个证状是什么呢?这个是因为有痰饮,在胸。哈。病人呢,你可以听到,跟你讲话的时候,呕吐得很严重。然后呼吸的时候,“呼噜呼噜”痰很多。甚而至于,平常讲话都有“呼噜呼噜”有痰声,这会造成呕吐小半夏汤主之。

 

 

 

 

 

:《倪海厦-人纪-金匮要略》视频第58讲链接地址: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x411Z7Uh?p=58&spm_id_from=pageDriver

 

 

        如果该链接地址不能用,可在bilibili网站上搜索“倪海厦人纪伤寒论”,即可找到相关视频。

 


声明:

       本文据实笔录,不代表本人的任何观点。仅供学习交流, 不得用作赢利之途。由于种种原因,文中难免有不准确的地方,敬请读者指正。

 

注:

       文中参照引用的《金匮要略(讲义)》为倪师注解的《金匮要略》讲稿;《伤寒论译释》、《金匮要略译释》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的专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