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家长问---儿童绘画常见的问题和困惑

一、我的孩子怎么还画不出“像样的东西”?
这个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答:
1、什么是“像样的画”?
这涉及到了艺术的鉴赏。因为多年来我们国家教育体制的问题,艺术教育缺失,比如我小学时,有段时间是数学老师代美术课,课程内容是照着教材画画,谁画得像给谁高分。这样的教育导致我们不知道如何欣赏美术作品,不知道什么是好的美术作品。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创作至真至纯、浑然天成,有着大师级的艺术水准,但是反过来想一想,是不是有时真心不能理解大师们的作品呢(这里指的大师是艺术史上已经尘埃落定,真正的大师哈)。
如果是以这样一个认知状态去评判孩子的作品,结果可想而知。就像身体不舒服时每个人都会想到去医院找专业的医生查明原因,我们对待孩子的作品同样不能妄下结论。
当不能理解孩子的作品时,请和孩子的老师联系,老师会帮助您解读并告诉您这节课孩子的状态。当孩子最后的画面呈现一团黑的时候,我们要明白,这团黑是五彩缤纷的色彩混合在一起得来的,我们不能说孩子一无所获。懂得孩子,静等花开,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如果还不能理解,我想再举一个例子:
有次参观完一个画展,在展馆门口遇见单位的领导。这位领导是学音乐的,见到我后迷惑不解的问:“这画画得好吗?我怎么看那字写得都跟小孩写的一样。”我说:“好啊,最可贵的就是他在画自己的画,写自己的字。”这位画家就是朱新建,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找了几幅图给大家看:
http://s7/mw690/003XkGKLzy6ITHJSzt416&690
http://s11/mw690/003XkGKLzy6ITHJV8jU5a&690
http://s7/mw690/003XkGKLzy6ITHJZMYSc6&690
http://s12/mw690/003XkGKLzy6ITHK1tjl5b&690
我认为,一幅好的作品,我们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如果是技法先冲击到了你,那么这幅画已经不算厉害的画了。
我们看看评论家怎么评论朱新建的作品:
“有一天闲来无事,我翻阅他新出的画册,发觉他的花鸟画得太神了,比正宗的花鸟画家好得多,无论从笔墨趣味,还是画面的整个气息,都是高人一筹的。至于他的山水,尽管也是形神俱在,但相对比较随意,因为中国山水画的系统太完备了,我们会犯一种不得不犯的错误,总是在如此完备的系统里寻找参照。”
“正如朱新建那样,他已达到了见情见性的深度,为别的画家所不及。”
“朱新建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画家全面的素养和深度,他通过他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传达给我们一种信息,真正的画家应该是什么样子。稍有些判断的人都会发觉,当下画坛的突出的现象之一,所谓的画家只是掌握一点基本技法的画匠而已,他们笔下的东西只是一些不断重复的行活,这是很严重的问题。”
2、什么年龄做什么事,什么年龄画什么画。
儿童绘画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就像人类社会的发展,每一个阶段成熟后进入下一个阶段。
儿童绘画大致会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涂鸦期(1~3岁):无目的到有目的的涂鸦,命名涂鸦。
http://s12/mw690/003XkGKLzy6ITHLP3bt8b&690
http://s4/mw690/003XkGKLzy6ITHLR6hB03&690
象征期(3~5岁):所画的物象用一些类似几何形的符号来表示。
http://s8/mw690/003XkGKLzy6ITHNbjzF07&690
http://s5/mw690/003XkGKLzy6ITHNdfvue4&690
意象表现期(5~8岁):
根据头脑中观察到的物象去画画,融入大量主观意识。充满想象力,夸张、有趣,是儿童绘画的黄金期。
http://s15/mw690/003XkGKLzy6ITHPlDHgfe&690
http://s11/mw690/003XkGKLzy6ITHPnZ0eda&690
http://s15/mw690/003XkGKLzy6ITHPpENU7e&690
视觉写实期(8~12岁):
通过感官认识对实物进行具体描画,注意描画物象细节,力图真实地反映现实。这时候写生变得得心应手。
http://s7/mw690/003XkGKLzy6ITHRpViu46&690
http://s5/mw690/003XkGKLzy6ITHRrRDm34&690
客观写实期(12~15岁): 通过理性认识,客观表现物体真实相貌。这时候可以开始学习素描了。
http://s6/mw690/003XkGKLzy6ITHTeuJTf5&690
http://s13/mw690/003XkGKLzy6ITHTgmvi3c&690
如果让客观写实期的孩子去画涂鸦期的东西,他自己都不能理解自己,同样,让处于象征期的孩子去画视觉写实期的画,他会很痛苦而且做不到。
哪怕是一个不经意的线条或者手指沾满颜料随意一抹,对孩子来说都有特别的意义,孩子需要完成他量的积累,才能迎来质的变化。
另外,随着孩子心智的发展,本身就需要一种绘画图式来契合内心,这也是孩子绘画发展的动力,而这个的发生在外界条件和内在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几乎是可以自然完成的。
所以我们一直坚持给孩子正确的审美导向和创作思路,提供丰富的材料,虽然不知道孩子是一粒什么种子,我们要给他们提供适当的水分,充足的养料、阳光,肥沃的土地,让孩子成长为他自己。
3、有机会还是要多画,保持连贯性。
除了上面所说的,多画可以满足每一个绘画阶段量的积累,另一方面,“熟能生巧”,学了钢琴不去练习不行,决定写作却不动笔也不行。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动笔动手来和颜色、线条以及各种绘画材料建立连接,如果和这些用来表达情感的媒介是陌生的、割裂的,怎么能用它们来传达内心呢?就不能有生动的画面。
(除涂鸦期、客观写实期外,其余范画均为麦田孩子作品)
二、在家如何指导孩子画画?
1、充足的绘画材料。
硬笔类:铅笔、中性笔、马克笔、水彩笔、彩色铅笔等
软笔类:毛笔、水粉笔等
颜料:水粉颜料、水彩颜料、丙烯颜料等
工具:剪刀(花边剪刀)、压花器等
纸张:水彩纸、素描纸、旧杂志、彩纸等
塑形材料:轻型黏土、珍珠粘土、泥巴、软陶等
各种小材料:纽扣、毛条、珠子、亮片、布头、花边、瓶盖、植物种子、小木头、铁丝等,鼓励废物利用
我们发现一些孩子来到麦田后,因为“迷恋”材料而一直关注材料本身,迟迟不能进入利用材料表达和创作的阶段,所以家长们适当给孩子准备一些材料是十分必要的。
2、营造好的环境氛围。
a、有一个绘画的角落,可以利用玩具角的一部分,帮助孩子把绘画材料归纳整齐,用起来既方便又有序。
b、最好有一个作品的展示区,或者当孩子有好的作品时,帮他装裱起来。让孩子明白我们多么在乎,这是对他们最大的肯定。
3、营造好的精神氛围。
a、创造无压力的环境:家长们一定不要让孩子感到画画是件了不得、很有压力的事情,而应该像玩玩具那样轻松愉快。
b、不要催促:不要强迫孩子去画画,不要让孩子感到画画是为了满足家长的需求,这样会产生逆反心理的。
c、不要指手画脚:当孩子专注画面的时候,不管他画了什么,请不要打扰孩子。
d、及时给与肯定:当孩子完成作品拿给你看的时候,请认真倾听孩子所说,并且仔细欣赏,不要让孩子感觉到你在敷衍。一定不要说这样的话:你看xx画的多好啊,你画了个什么呀?你这个是什么,你就画了个这个?相信孩子,他也希望自己一次比一次好,他需要你的肯定。
e、另外,美术作品的评判标准,跟像不像没有一点关系。“你画得好像啊!”之类的赞美,不如换成“你画得很生动!”“这里这个想法很有趣!”
4、带孩子体验生活,发现生活。
不需要对孩子的技法提供指导,你要做的是,带领孩子体会和观察,开阔孩子的视野,丰富孩子的感受。
比如我们看到一片植物,同样是绿色,不同品种呈现出来的绿是不一样的,有深的、有浅的、有的偏向于黄色、有的偏蓝色,阳光下什么颜色,风中呢?一棵春天的杨树,有着暖暖的黄绿色叶子,而在风中,满树的叶子被吹翻过来,会变成带绿头的闪着白光的淡淡的蓝紫色。
孩子画的就是他的内心,内心丰富,画面才有内容。孩子对世界的认识越深刻越广阔,他的画面承载的东西就越多。
5、带领孩子玩艺术,玩创意,让艺术进入生活。
比如雪天玩雪的小创意;用安全的水基可剥指甲油画指甲;用人体彩绘颜料给妈妈彩绘;装饰奶油小蛋糕。
http://s9/mw690/003XkGKLzy6ITHVanwcc8&690
http://s14/mw690/003XkGKLzy6ITHVbTpXbd&690
http://s7/mw690/003XkGKLzy6ITHVdMnce6&690
http://s12/mw690/003XkGKLzy6ITHVfwAXeb&690
http://s5/mw690/003XkGKLzy6ITHVhsVKd4&690
http://s12/mw690/003XkGKLzy6ITHVlQa78b&690
http://s15/mw690/003XkGKLzy6ITHVnGma3e&690
6、画画也需要坚持和毅力。
无论什么事情仅凭一时热情是不行的,这不仅仅适用于绘画。持之以恒,遇到困难不退缩,面对一件事,家长要给孩子强有力的支持和力量,帮助孩子建立受用一生的好品质。
一些话送给家长们:
我终其一生都在向孩子学习如何画画。——毕加索
绘画的技巧成分越少,艺术成分就越高。——毕加索
儿童美术教育的第一目的就是发展创造力,这对他们的终身发展有益。
——“儿童绘画之父”弗兰兹·西泽克
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想象的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
——美国美术教育家 罗恩·菲尔德
(麦田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