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言解(6)
(2024-01-23 11:28:11)
标签:
文化 |
6、“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矣。”(《论语》“学而”第一)
(白话文:君子不追求吃饱饭,不追求居处的安逸,做事敏捷,说话谨慎,接近有道之人以纠正自己,这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如果说孔子在这里表现出了某种成就感,则要想产生这样一种成就感,孔子必须有某种个性,喜欢制定守则体系。
要想产生这样一种成就感,孔子还必须做出一定的努力,因此为想要成为“好学”的“君子”的人制定出这样一个守则体系——“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一旦产生了这样一种成就感,孔子就能够意识到某种事物的力量,就能够意识到今天的此一成就感能够激活人们的自我表扬意识。
一旦产生了这样一种成就感,孔子还能够意识到某种事物的价值,就能够意识到必须有某种信念,坚信只有伟大的人才能既能强有力地展示自己的伟大又能暗示自己有丰富的知识——知道只有伟大的人才能有全面性意识,知道只有伟大的人才能知道一个有全面性的守则体系首先应该列出各种禁止性的条目,知道只有伟大的人才能知道“食求饱”和“居求安”都妨碍一个人成为“好学”的“君子”,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实现这样一种间接的自我表扬:展示自己伟大地把自己的守则体系全面化为这样的一种形态——“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矣”。
“成就感”受到了隐秘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