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解(11)
(2024-01-12 11:52:27)
标签:
文化 |
王之涣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仞”的意思是中国古代的长度计量单位,“何须”的意思是何必,“度”的意思是经过。
如果说诗人在这里表现出了某种成就感,则要想产生这样一种成就感,诗人必须有某种个性,喜欢解释。
要想产生这样一种成就感,诗人还必须做出一定的努力,因此做出这样一种解释——自己敢于发出“羌笛何须怨杨柳”这样一个质问,那是因为自己发现了“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样一个事实。
一旦产生了这样一种成就感 ,诗人就能够意识到某种事物的力量,就能够意识到今天的此一成就感能够激活人们的自我表扬意识。
一旦产生了这样一种成就感,诗人还能够意识到某种事物的价值,就能够意识到必须有某种信念,坚信只有伟大的人才能既能强有力地展示自己的伟大又能暗示自己有丰富的知识——知道只有伟大的人才能有力地赞美一个事物,知道只有不寻常的事物才能让人们即使其一反常态变得逆势而“上”也要对其进行追踪,知道只有不寻常的事物才能让人们为自己对其进行追踪找来充足的理由(譬如这样做有助于人们从“一片孤城万仞山”所意味的痛苦中转移注意力),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实现这样一种间接的自我表扬:对“黄河”做出展示自己伟大的这样一种赞美——“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成就感”受到了隐秘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