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诗解(4)

(2022-04-13 18:25:55)
标签:

文化


唐诗解(4)

孟浩然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晓”的意思是清晨,“夜来”的意思是夜间。

如果说诗人在这里表现出了某种成就感,则要想产生这样的一种成就感,诗人必须有某种个性,喜欢找出现象的原因。

要想产生这样的一种成就感,诗人还必须有相当的洞察力,因此而看出自己“眠”而“不觉晓”,那是因为现在是“春”。

一旦产生了这样的一种成就感,诗人就能够意识到某些事物的价值,就能够意识到必须有某种老经验,自己才能仅仅通过听“闻”也能有把握地做出这样的一个断言——“处处”有“啼鸟”。

一旦产生这样的一种成就感,诗人还能够意识到某些事物的力量,就能够意识到今天的此一成就感能够让人们产生提出刁钻古怪的问题的冲动,诗人因此而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在“夜来风雨声”中“落”下的“花”一共是“多少”。

“产生成就感”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唐诗解(3)
后一篇:唐诗解(1)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