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群书•知识海洋----
古人渴望的图书馆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这是清代文学家袁枚创作的名篇散文《黄生借书说》开篇提出的观点。藏书富有者不读书,贫者爱读书没有书,为解决这种矛盾,到了近现代,有志之士提出设立公共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是一个为民众提供读书、学习、获取信息、传播文化知识和促进社会发展等功能的公共场所。它的作用和意义在任何时代起着重要的作用。![[转载]博览群书知识海洋----古人渴望的图书馆 [转载]博览群书知识海洋----古人渴望的图书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清末出版的论说文集第十八篇,题目是“記图书馆”,详细论述图书馆在民众生活中的意义。![[转载]博览群书知识海洋----古人渴望的图书馆 [转载]博览群书知识海洋----古人渴望的图书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该论说文内容为:“富有图书者,每藏而不观。喜览图书者,又索而不得。世间至不平之事也。幸賴志士之提倡,设图书馆於吾乡,往观者实繁有徒,余亦与焉。虽草创规模,搜罗有限,未足尽天下大观。然,於贫民之修学不为无助,况推而广之,其益尤无穷也哉!”该论说文采用文言文论述。文章开篇采用“反起法”,即以有书不观陪无书可阅之人。文章论述富有图书的人家,常是藏着不看。喜欢看圖書的人,是觅不到許多喜爱阅读的图书,這是世界上最不平的事哪。幸赖有志之士,提倡起來,就在本鄉設立图书馆。於是去看書的人很多,作者也一同去的。雖是初立規模,搜括不多,不能包尽天下的大观。然而,对于贫民的修學,不算没有帮助的。况且,推廣起來,他的益處更无穷了。![[转载]博览群书知识海洋----古人渴望的图书馆 [转载]博览群书知识海洋----古人渴望的图书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在此推动下,当时各级各类学校纷纷办起图书馆和阅报室。上世纪二十年代出版的初等小学常识课本第三册、第六课,课文题目是“我校的图书馆”。课文内容为:“我校新办一个小图书馆,館里有画报,有故事书。我們每天課后,常常到馆里去借书和看书。”课文以四分之三页面配有插图。画图采用写实技法勾画出学校图书馆的二层楼馆舍,小学生在课后三三两两前去借阅图书和报纸。图书馆室内干净整洁,摆满整齐的书桌和椅子。小学生在图书馆内有查找图书资料的,有认真阅读的,还有摘抄做笔记的。一派勤奋学习的场面。
学校设立图书馆为广大学生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和阅读指导,帮助学生培养利用图书和图书馆的能力与习惯,促进学习与个人发展。同时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图书馆可以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校园文化水平,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图书馆是知识的海洋,遨游其间其乐无穷,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