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阳城遗址,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遗址类,编号7-0044-1-044,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时代:周。地址: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
下阳城遗址位于平陆县老城乡太阳渡村。
下阳城遗址俗称“金鸡堡”,属于周代遗址。遗址南北约长3.5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面积700万平方米。城内现存南北走向城垣数段,最长达100多米;东西走向城垣数段,长30至50米不等。残高4至6米,厚3至5米。夯层厚6至9厘米(以6厘米为主),夯窝直径5厘米。城址东、南、西三面俯河,城垣依地形走势,起伏不定。城中小城自成单元,小城与小城实为连体。城墙附近有大量陶片和春秋铜器出土,其下为门里古墓群。城内发现西周至春秋时期墓葬,出土铜编钟、鼎、簋、豆、壶、车马器以及玉器等随葬品。
跟着斯飞坐标走,直接来到下阳城遗址的国保碑前。
遗址的常见状态,前后左右看看,完成寻访。
寻访时间:2023年6月10日。
个人印象分:15。
[转载]下阳城遗址
下阳城遗址,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遗址类,编号7-0044-1-044,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时代:周。地址: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
下阳城遗址位于平陆县老城乡太阳渡村。
下阳城遗址俗称“金鸡堡”,属于周代遗址。遗址南北约长3.5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面积700万平方米。城内现存南北走向城垣数段,最长达100多米;东西走向城垣数段,长30至50米不等。残高4至6米,厚3至5米。夯层厚6至9厘米(以6厘米为主),夯窝直径5厘米。城址东、南、西三面俯河,城垣依地形走势,起伏不定。城中小城自成单元,小城与小城实为连体。城墙附近有大量陶片和春秋铜器出土,其下为门里古墓群。城内发现西周至春秋时期墓葬,出土铜编钟、鼎、簋、豆、壶、车马器以及玉器等随葬品。
跟着斯飞坐标走,直接来到下阳城遗址的国保碑前。
遗址的常见状态,前后左右看看,完成寻访。
寻访时间:2023年6月10日。
个人印象分: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