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帛画
(2023-01-30 14:03:39)
1976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山东省临沂市金雀山)发掘金雀山九号汉墓时,惊喜地发现了一幅长约200厘米、宽约42厘米,覆盖在棺盖上的彩绘帛画,这是长江以北地区所发现的唯一一幅西汉帛画——《金雀山汉墓帛画》。
《金雀山汉墓帛画》(以下简称《金帛》)的绘制以淡墨线和珠砂先起画稿,再着色绘出画意,最后以珠砂线和白粉线作部分勾勒而成。两幅帛画的主体内容、布局、格式、绘制手法以及线条着色等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不同的是,《金帛》呈长条形,《马帛》为“T”字型。
《金帛》的“人间”,共分五层,计有24人,分别描绘了墓主人及其家人的起居、歌舞、会客、生产、游戏等生活场面。“
第一层,为一主四仆。主人面向左曲膝跪坐,仆人相对一跪三立,反映了墓主人生前的家庭生活。
第二层,为乐舞场面,右面一人鼓瑟,一人吹竽(瑟与竽均为我国古代乐器),在其伴奏下,左面三人长袖飘曳,轻歌曼舞。
第三层,为迎送宾客场面,右一人与左四人相对而立,拱手施礼,从画中人物整齐的衣冠和肃穆的神态来看,可能是前来吊唁的亲朋故旧,由此可以看出墓主人的身后哀荣及丧葬之仪的庄严隆重。
第四层,又分为问医、纺织两部分:问医一组,左者人身鸟首,当为医生。据考证,鸟图腾是古代居住在临沂等地部族的崇拜物之一,加之我国春秋时名医扁鹊亦以鸟为名,故演化成人身鸟首之形为神医化身。医生对面为一双手捧碗至嘴边、为主人品尝药物的侍者。纺织一组在右面,共四人,一身着短衣黑裤的妇女,左手高举引线,右手挽车,正在从事纺织工作。纺车旁坐一小童,似为纺织者传送物品,另有两人面对纺织者而立。中国是世界上纺织手工业发展最早的国家,约有四千年的历史,帛画上所用的纺车,与近代农用纺车,其形貌已无大的区别,可以说,这是目前我国纺织手工业方面所发现的最早的写实纪录。
第五层,为三个男子正角抵表演。角抵表演,又称大校猎,表演时多带假面具,较量时以显示其凶猛。帛画上左一人袖手旁立,似裁判,右两人以面具遮面,正在搏击。据史料记载,角抵戏始于民间,战国时已有之,
到了汉代,成为时尚。
《金帛》的“地下”,上有一犀一虎,下为青白二龙,中间是左手执剑、右手张弓、执掌“驱鬼”之职的方相氏。一兽驭两条升龙。双龙相背,露出皓齿朱舌,昂首向上,似欲腾飞。传说海为龙的世界,联系上部蓬莱仙山与琼阁,下部当是东海。
现今发现的西汉帛画大致出于三个墓,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了一幅;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
4幅;山东临沂金雀山九号汉墓出土了一幅。均是西汉帛画。
马王堆一号汉墓“T”字形帛画:1972年发现于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轪侯利苍妻墓中,时代约为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
168年)以后的数年间,画艺精绝,想象力极为丰富,足以代表汉朝人冥想中的宇宙,为现有汉代帛画中的稀有珍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