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丽山川】贵州废弃的工矿遗址,曾有2万人在此生活,有着“小香港”的美誉

(2022-04-23 13:07:54)
标签:

图片

旅游

文化

历史

教育

分类: 【美丽山川】
贵州废弃的工矿遗址,曾有2万人在此生活,有着“小香港”的美誉

 

在贵州省丹寨县龙泉镇和杨武乡南部,有一个大型的现代工业园区。它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延伸。路的一边是涓涓细流,另一边是大片灰色建筑。这些建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眼睛清楚的人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废弃的大工厂。

 

 

该厂址被称为丹寨金汞矿工业厂址。该矿建于20世纪40年代,1990年因资源枯竭而关闭。它曾经是一座矿产资源丰富的矿山。据说在它发明之前,有人用燃烧和泼水等当地方法开采了这个遗址。唐朝时,当地土司向朝廷进贡的礼物中,有当地生产的活水银和银首饰。

 

 

1940年,三都和丹寨建立了汞矿。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接管并邀请苏联专家到矿区指导工作。直到1990年矿山关闭,丹寨汞矿几十年来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如今,它已成为一个工业场所,偶尔游客和退休工人也会来这里玩耍和纪念。全厂规模较大,占地面积180平方公里,职工家庭近2万户。这家工厂沿着沟壑分布了几公里。在全盛时期,扬声器在白天不停地响,工人们忙个不停。晚上,生活区灯火通明,生机勃勃。

 

 

当时,和许多国有企业一样,该矿就像一个微型小社会,拥有各种生活设施,包括员工宿舍、幼儿园、儿童学校、中学、礼堂、员工俱乐部、篮球场、邮局、医院等。

 

 

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采矿工人每月能拿到70-80元,这绝对是一份高薪工作。许多毕业的年轻人希望在矿山工作。每个周末,都会有一辆穿梭巴士开走,城市里购物的人络绎不绝。因此,该矿也被当地人称为“小香港”和“小深圳”。

 

 

随着矿井的关闭,工人和他们的家人走出了山,而工厂和建筑则留在了山上。然而,整个遗址保存完好。旧办公楼、车间、宿舍、电影院、医院等的整体框架依然存在,门窗没有受到太大破坏。工厂里的梧桐树枝繁叶茂,现在已经很茂盛了。有些藤蔓随意生长,成千上万的枝叶交织在一起,爬满了旧工厂和宿舍。

 

 

它仍然保留着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外观。这里到处都是苏维埃风格的建筑和管状建筑。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许多大型项目都是由苏联专家指导的。当时,许多基础设施项目效仿苏联。到了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尽管苏联专家已经退出,但建筑风格的影响仍然存在。矿区内还有几栋别墅,用来招待苏联专家,这些别墅现在杂草丛生,凌乱不堪。

 

 

据报道,当地居民可能会依靠金汞矿遗址留下的资源进行旅游。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也不知道能否实施,但这个为共和国做出巨大贡献的采矿厂值得铭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