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烟雨氤氲中,与乐山大佛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

(2021-12-26 14:01:23)
标签:

转载

[转载]烟雨氤氲中,与乐山大佛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





[转载]烟雨氤氲中,与乐山大佛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





[转载]烟雨氤氲中,与乐山大佛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

2015年来参拜乐山大佛,是从东方佛都后门进大佛景区并最后也是从这里出去的,因为我们的车停在东方佛都门口,这是一条不得己的参观路线,当时并未走到大佛景区北门这一块,留下了不少遗憾。

其实从大佛景区北门进来才是经典的古拜佛道,这是千百年来人们参拜大佛时走的路线。古拜佛道沿岷江而建,全长约480米,有333级石阶。“333”隐寓“升、升、升”或“连升三级”之意。 这次来从景区北门进走古拜佛道正可补上上次来留下的遗憾。 (参见景区导览图,点击可看大图)



[转载]烟雨氤氲中,与乐山大佛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

这条石阶步道曲折蜿蜒,绿荫遮蔽,颇有曲径通幽的感觉。顺着这条路一直往上走,就可以上山到达凌云寺和大佛,大约需要30分钟。



[转载]烟雨氤氲中,与乐山大佛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

路过一个山洞。




[转载]烟雨氤氲中,与乐山大佛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

洞内迎面是苏东坡手书的“佛”字。




[转载]烟雨氤氲中,与乐山大佛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

往右,去凌云寺、大佛。




[转载]烟雨氤氲中,与乐山大佛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

沿着湿漉漉的石阶路往上走。




[转载]烟雨氤氲中,与乐山大佛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

沿着湿漉漉的石阶路往上走。




[转载]烟雨氤氲中,与乐山大佛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

石阶路左手一侧凌云山崖壁上刻有许多佛家箴言,既能感受佛家文化,让心灵得到警醒,又能欣赏书法艺术。




[转载]烟雨氤氲中,与乐山大佛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

路边刻石。




[转载]烟雨氤氲中,与乐山大佛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

在石阶路上往右看,烟雨氤氲中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




[转载]烟雨氤氲中,与乐山大佛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

路边的龙湫。




[转载]烟雨氤氲中,与乐山大佛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

山崖上飞流直下,积水成池,为凌云山中一景。唐代诗人岑参《登嘉州凌云寺》一诗中有“回风吹虎穴,片雨当龙湫”之句,后人即取其意称这里为“龙湫”。清代嘉州知府史致康草书的巨大“龙”字镌刻于水池后崖壁上,字约3米见方,一笔书就,矫然遒劲,就像一条飞舞的巨龙。



[转载]烟雨氤氲中,与乐山大佛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

龙湫后上方有一洞穴,也取意于岑参诗得名“虎穴”。相传古时凌云山有猛虎出没,山下江河中有蛟龙翻腾,危及百姓和行船,后受佛法感召,遂化为石龙、石虎,入“龙湫”,驻“虎穴”,成为守护民间的瑞兽。

因虎穴在石阶路的上方,没有走到,所以未拍到照片,借一幅网络图片以飨读者吧。



[转载]烟雨氤氲中,与乐山大佛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

路边刻石。




[转载]烟雨氤氲中,与乐山大佛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

路边刻石。




[转载]烟雨氤氲中,与乐山大佛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

路边刻石。




[转载]烟雨氤氲中,与乐山大佛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

远眺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




[转载]烟雨氤氲中,与乐山大佛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

路边刻石。




[转载]烟雨氤氲中,与乐山大佛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

路边刻石。




[转载]烟雨氤氲中,与乐山大佛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

路边刻石。




[转载]烟雨氤氲中,与乐山大佛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

石阶路左手一侧凌云山崖壁上还开凿有一些窟龛,因长年风化,窟龛内佛像和浮雕多已面目全非。




[转载]烟雨氤氲中,与乐山大佛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

兜率宫,于明代开凿,内供高约2米弥勒佛像一尊。




[转载]烟雨氤氲中,与乐山大佛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

兜率宫斜对面,隔石阶路是载酒亭。




[转载]烟雨氤氲中,与乐山大佛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

沿石阶路继续上行。




[转载]烟雨氤氲中,与乐山大佛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

路边刻石。




[转载]烟雨氤氲中,与乐山大佛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

路边刻石。




[转载]烟雨氤氲中,与乐山大佛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

路边刻石。




[转载]烟雨氤氲中,与乐山大佛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

载酒亭。




[转载]烟雨氤氲中,与乐山大佛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

路边刻石。




[转载]烟雨氤氲中,与乐山大佛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

沿一段陡峭的石阶走上去是凌云寺山门。




[转载]烟雨氤氲中,与乐山大佛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

凌云寺山门后视。




[转载]烟雨氤氲中,与乐山大佛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

古楠林立的凌云寺前广场。




[转载]烟雨氤氲中,与乐山大佛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

古楠林立的凌云寺前广场。




[转载]烟雨氤氲中,与乐山大佛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

古楠林立的凌云寺前广场。




[转载]烟雨氤氲中,与乐山大佛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

广场也是个观景台,在这里已可以看到乐山大佛的头部(右侧面)了。




[转载]烟雨氤氲中,与乐山大佛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

大佛头部(右侧面)。




[转载]烟雨氤氲中,与乐山大佛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

要想看到大佛的全身,得从大佛北侧的九曲栈道或南侧的凌云栈道走下去到大佛脚下。

九曲栈道是唐代开凿大佛时留下的施工和礼佛通道,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

凌云栈道则开凿于1983年初,1984年竣工,它与大佛北侧的九曲栈道一起构成一条回环曲折的参观路线。

2015年来时,按景区的规定游客是从九曲栈道下,拜过大佛后,从凌云栈道上。这次来规定倒过来了,是从凌云栈道下,九曲栈道上。

注:上图中标着“天梯”和“百步栈道”的即凌云栈道。至三岔口有两个出入口,向上去紫云洞可回到凌云山顶主道;向南去可到景区南门区域和乌尤山,去参观渔村、麻浩崖墓和乌尤寺等景点。



[转载]烟雨氤氲中,与乐山大佛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

继续前行,绕过大佛头部,去凌云栈道入口。




[转载]烟雨氤氲中,与乐山大佛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

大佛头上有只鸟。




[转载]烟雨氤氲中,与乐山大佛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

大佛头部左侧(南侧)亦有观景台,从这里回看九曲栈道。




[转载]烟雨氤氲中,与乐山大佛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

大佛头部(左侧面)。




[转载]烟雨氤氲中,与乐山大佛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

一只猫。




[转载]烟雨氤氲中,与乐山大佛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

路过海师洞。海师,即海通法师,他是乐山大佛的建造发起人。位于大佛头部左后方的海师洞,即海通法师建造大佛时居住的地方。

史载,海通法师是贵州人,结茅于凌云山中。见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聚凌云山麓,每当夏汛,江水如万马奔腾直捣山壁,常常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为此决心凭崖开凿弥勒佛大像,欲仰仗无边法力,减杀水势,永镇风涛。于是,海通法师遍行大江南北、两湖淮海等地,筹集人力财力,开凿大佛。佛像动工后,郡吏勒索营造经费,激起了海通法师的无比愤怒,严词拒绝道“自目可剜,佛财难得”。郡吏蛮横无理仗势欺人,说:“你试试看”。海通法师大义凛然,从容“自抉其目,捧盘致之”。吏因大惊,奔走祈悔。法师这种专诚忘身之行,不仅使贪吏悔悟,也激励众心,克诚其志,终于历三代90余年建成了大佛。



[转载]烟雨氤氲中,与乐山大佛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

凌云栈道入口处。




[转载]烟雨氤氲中,与乐山大佛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

凌云栈道入口处。




[转载]烟雨氤氲中,与乐山大佛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

凌云栈道入口处。




[转载]烟雨氤氲中,与乐山大佛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

凌云栈道入口处。




[转载]烟雨氤氲中,与乐山大佛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二

佛说:这一世所有的相遇,都是上一世的重逢。


歇歇,下一篇接着介绍凌云栈道、大佛、九曲栈道。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