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博文说我大致直到二三十种鸟,朋友老城说,应该不止。老城说得对,我心里只想着最近一两年见到,而以前又没有见过的,如果算上所有飞禽…哈哈,我等闲了,给统计一下。不过,今天还继续新品种。
在北京,常有和喜鹊差不多大的,灰灰色鸟在窗外盘旋,人们说那是隼,出没于楼宇附近“出没”,是为了猎食在房檐上筑巢的小鸟。到香港,看到在楼群里穿梭的鸟也不少,也有色彩和大小与帝都见到的也差不多的,我便以为就是人们说的隼,直到有一天在后山拍摄到站在树上的,影友告知说,那是一只鹰,而且很像是松雀鹰。
松雀鹰,在世界属于无危,但在香港是受保护的物种。
我百度了鹰与隼,它们大致的区别有四条,我把资料留下来,或许以后有机会获得隼的图片,更容易辨认些。
1、鹰的眼睛有金圈,而隼的只是黑色;
2、鹰的翅膀比较宽,末端羽毛有分叉,孙德翅膀细长,末端平滑;
3、鹰的脸上无花纹,隼的脸上有;
4、鹰的嘴(我想应该是喙)没有钜子状缺痕,而隼有。
鹰,属于高瞻远瞩型,它们飞得高,站位也高。所以,它是老鹰,我是菜鸟,想拍到它,哪怕是远远拍到,都不容易。今年在后山拍到过两次站在树上的,它的站姿用港语来说,叫做“企定定”,也就是一动不动。我两次都没有听到它发出声音。看上去可能还都是未成年,于是我想等亲鸟来喂食,但两次都是等了十几二十分钟,不见任何亲鸟过来。第一次,是我刚转身的功夫,它飞走了,第二次是我眼睁睁看着,它挥一挥翅膀,潇洒而去。我回家说,这鹰科真能够坚持,站在那里二十分钟不离开,也不动弹。人家答曰:那只鹰在等你先离开呢,后来看到实在耗不起,只好走了。哈哈,原来如此!
(一)
(二)
(三)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