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欣赏】2000余种编法,台州海归小伙将传统草帽做成时尚潮品,为传承非遗技艺,编撰草编课教材

标签:
文化娱乐健康图片时评 |
分类: 【艺术欣赏】 |
2000余种编法,台州海归小伙将传统草帽做成时尚潮品,为传承非遗技艺,编撰草编课教材
都市快报2021-03-23 15:52
“人们习惯将草帽和烈日下劳作的农民形象联系在一起,而实际上它也可以很时尚。”85后非遗传承人陈真说,他和哥哥陈熙一起从事 草编 行业十多年,已经将草编这门传统技艺和现代时尚紧密结合。
他说,他一直坚信 传统技艺 与时尚元素结合,会迸发出全新的活力。
祖辈的技艺
陈真的老家在台州温岭市的箬横镇,传统草编,在数十年前曾是这里的居民赖以养家糊口的技艺。
“我的爷爷奶奶会做草编,我的父母也会。”陈真说,他和哥哥陈熙从小耳濡目染,对草编有着浓厚的兴趣。
父母辈最初做草编原料生意,后来开办了小企业,将主业从原料供应转向草编产品的生产。
陈真兄弟两都曾跟随父母学习草编的技艺。“那时候基本上是用蔺草、麦杆子来编制草帽比较多,而且那种帽子夏天在农村很常见,就是农民劳作时待在头上着阳光的。”他说,母亲有时候也会用草料编制一些别的东西。
陈真说,草编技艺在中国已经流传有千年之久。他们根据古编制法将最基础的集中编法进行了演化。“原有编法加上现在新演变出来的编法,估计已经有2000多种。”
陈真说,编草帽在当年是村民们养家糊口的活,当人们的生活渐渐富裕,这门手艺渐渐被冷落。
“我想,这传承千年的手艺,总是需要人去继承下去的。”他说,他和哥哥陈熙自小对草帽行业感兴趣,曾一起立志要将草帽行业做下去。
留学生的草帽情节
2012年,陈真自费留学 英国桑德兰大学 。他说,他一开始只是想顺利毕业,以后找一份好工作。但偏偏命运弄人,他发现,在他读书的城市,即使是八月,仍暖如春天,且在市中心有许多的留学生在勤工俭学,甚至创业谋生。
受英国王室的影响,戴帽子在当地异常盛行。人们对帽子的追求远超东方人的想象,特别是工艺精美的中国草帽,更是成为当地一绝,拥有大量的铁杆粉丝。对此,陈真萌发了做老板的念头,并于当年在桑德兰市中心的桥牌购物中心南侧一楼,与一位卖电话卡的商家合租了一个商铺,双方各占一半。
陈真介绍,店铺面积仅40余平方米,摆满了从老家公司带来的工艺草编帽和草编材料。“我调研了市场,真靠卖是卖不了多少。”于是,他选择了时尚之路,以体验形式招揽顾客。
在留学期间,陈真一边是桑德兰大学的研究生,一边是时尚体验店老板。可令他想不到的是,他的时尚体验逐日走红。他说,英国人对草编技艺不甚了解。“每到节假日,我就成了草编‘师傅’,教慕名而至的顾客自己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个性帽子。”
尔后,在当地粉丝的追捧下,越来越多的英国人步入草编工艺体验店,了解草编工艺这项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而陈真,也通过文创理念,逐渐走进了英国时尚圈。
2015年,陈真获得桑德兰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他的时尚体验店也引起了英国最大的华人社团之一——全英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简称“全英学联”)的关注,曾多次参加全英春联。同时,在全英学联的推动下,他的时尚体验店日趋壮大,所取得的成绩,也吸引了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的注意。
英国留学结束后,他决定继承父母的产业,并且为了把它做得更好,他专程跑到日本去学习草编技术。
他说,要想让中国草帽走向世界,必须先磨砺自己的眼界。
回来之后,他和哥哥陈熙一起,将父母事业的规模扩大,收纳更多的地方劳动者进入到草编行业,带着大家一起致富。
不过,他很快也发现了问题。尽管做草编的人很多,但一眼望去几乎没有年轻人。
“要将它传承下去,就必须要吸引年轻一代的主意,培养他们的兴趣。”陈真说。
以草编课传承草编技艺
秉持着传承和发扬的信念,陈熙和陈真兄弟两想了很多法子,在自己的企业里办了草编体验项目,邀请中小学生到他的企业里感受一下草帽生产的过程。
陈真说,为了普及草编的技艺,让更多人学会编制的方法,他和哥哥一起专门编撰了面向中小学生的草编课教程。
“我们在台州城区部分小学和初中和学校合作开设了草编课。”
陈真说,目前已经有学校将草编课设定为学生的选修课,而且课程都还比较成功。
“我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大家都参与进来,这样,这门技艺才更好地能传承下去。”
记者 | 徐慧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