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球杆的奥秘--杆头重心

http://s13/mw690/d7bd33d9gx6DnVXgFfmac&690
所谓的center of
gravity(杆头重心),指的就是杆头的重心所在位置。杆头重心对于击球弹道的影响,有着决定性的重要地位。
Depth of center of gravity(重心深度)
重心深度顾名思义就是杆头重心到杆面的垂直距离(如图一)。但是许多高尔夫球杂志与媒体,在提及重心深度时,通常把它错植为杆头重心垂直投影到杆底的那点,到杆面底部之间的水平距离(如图一)。事实上,这两者的数值有所差异。一般说来,重心深度越大,球的后旋量也会随之提高,后旋多相对地侧旋少,球更容易起飞且更不容易偏离目标线。所以,一般针对中高差点业余球友所设计的球杆,通常拥有较大的重心深度,但职业选手的球杆则重心深度会小一些。
http://s8/mw690/d7bd33d9gx6DnVXjlv917&690
图一
Height of center of gravity(重心高度)
真正的重心高度是指杆头重心位置到杆底的垂直距离(如图一)。不过,仍有许多人认为是杆头重心垂直对应杆面的那一点,与杆底的垂直距离(如图一)。事实上,杆头重心垂直对应杆面的那一点的位置,绝对比实际的杆头重心位置高;所以从那一点到杆底的垂直距离,也绝对比真正的重心高度来的大。另外,在杆头重心垂直对应杆面的那一点以上的杆面高度,我们称之为effective contact distance(有效击球距离)。
一般说来,重心高度越小(杆头重心越低),球的起飞角度就越大,不过球的后旋也会随之减少。为什么?因为重心越低有效击球距离就越长,相对地以有效击球距离这部分触球的机率就越大,而根据我们在《解剖球杆的奥秘(六)》曾经提过Gear Effect(齿轮效应),以杆面上部(泛指杆面重心位置以上)中球,会增强球的正旋,让弹道变低且落地容易滚动。
反之,重心高度越大(杆头重心越高),球的起飞角度就越小,不过后旋也会随之增加。根据现今的球具科学理论,影响击球距离的三大因素为球的初速、起飞角度与旋转量。初速快、起飞角度大且旋转量少三者并备,才能打出又高又远、且落地会继续滚动的超远开球。所以,这就是为何目前的一号木杆杆头重心越来越低的原因。
Distance of center of gravity(重心距离)
和上述的重心深度与重心高度一样,重心距离也有两种说法。实际的重心距离指的是杆头重心到杆身中轴线的距离(如图二左),但是绝大多数的媒体在提及重心距离时,通常指的是杆头重心投影到杆面的那一点,与杆身中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如图二右)。事实上,因为杆头重心是落在杆头内部,所以实际的重心距离,绝对会比杆面上的重心距离来的大。
http://s11/mw690/d7bd33d9gx6DnVXdtnYaa&690
图二
重心距离的长短对于击球有何影响?一般说来,重心距离越短杆头的操控性越佳,杆面在击球瞬间越容易回正,所以,较适合那些在上杆过程中完全曲腕打开杆面,在下杆过程中会延迟释放球杆的球员。反之,那些在挥杆过程中手腕动作较少、或者下杆时会提早释放球杆的球员,则较适合重心距离较长的球杆。因为重心距离较长,杆面回正的速度较为自然且缓慢,较适合这种球员的挥杆模式。但整体说来,重心距离较短的球杆通常较容易控制。
Angle of of center of gravity(重心角度)
要测量杆头的重心角度,首先将球杆水平摆放,让杆头自然地下垂。从这个位置,沿着杆身中轴线拉一条延伸线,接着顺着杆面前缘拉一条线,这两条线相交的角度,就是所谓的重心角度(如图三)。
http://s7/mw690/d7bd33d9gx6DnVXmsoS96&690
图三
一般说来,重心角度越大,杆面越能牢牢地「抓住」球,扎实地将球击出。事实上,重心角度的大小会受到许多其他杆头数值的影响,像是重心深度与杆面前进,而这些数值也都会影响到杆面触球的状态。像是重心深度越大,重心角度也会随之增加,让杆面更容易抓住球;而较少的杆面前进也会增加重心角度,改善杆面触球的扎实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