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际板并不等于国际化

(2013-10-28 08:50:49)
标签:

财经

分类: 投资闲话
 国际板并不等于国际化



 

李春根

 

接着上周IPO的话题,再说几句也是大家所关心的国际板。

对于证券市场国际板的开通,看到一种说法,即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要想在未来竞争中获得主动地位,就必须要获取更多的优质市场资源,所以应该开通国际板。

中国的经济,即使不喊口号,也已经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这是一种历史趋势,任何闭关锁国高筑墙的想法或行为,都是阻挡不了的。同时,国际化之中,也确实需要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包括证券市场进行配合。

然而,国际板是不是就等于国际化,似乎还可商榷。

                      

                          

 

股市是国外先搞起来的,本身就具有国际化的基因。

看看那些发达国家证券市场是如国际化的。以大家相对熟悉的美国股市为例,外国企业要在美国上市,无论想上纽交所还是纳斯达克,只需达到或符合美国本土公司上市的条件与标准,就可以了。并没有专门为外国公司的上市设立一个“国际板”。没有国际板而已国际化了的证券市场,还有英国等众多国家。

我们的主管部门马上要出台新的新股发行制度。想来,但凡符合新制度条件的公司,理论上都可以申请上市。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公司,均应一视同仁,都是国民待遇。

进入WTO都这么多年了,因此新的制度应该不会是封闭的,是对内不对外的。这本身就不太WTO,没有国际化的范了。

要说国际化,就肯定不能在同一个市场里,中国公司搞一套制度,外国公司又搞另外一套制度。更何况已有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各级市场该有的都有,无需另设了。

所以公司不论中外,皮肤不论黄白,要在中国上市,只需符合条件,三个板任君对号入座。当然,都得与国内公司一样,在同一个通道里排队等候。

觉得这才是一种以我为主的制度自信,市场自信。是大胸襟,大境界,是海纳百川,是大国气象。

 



 

上面号召“简政放权”,应该有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效率的意思在内。

国际板若真要设立,那就肯定得另有一套规制与流程,就不能不说是在新设权力,与放权并不在一个方向上。同时围绕这新设的权力,就肯定少不了另置一套机构,另配一套人马。而这些制度或机构,本来已有,可以不另设的。

恐怕再擅长自我表扬,也不大可能把这说成是简了政或放了权吧。

以过往的经验,许多屋上架屋,床上叠床,高成本低效率、无效率甚至负效率的事情,不但让人觉得视野偏狭,有股小家子气,而且少不了被热衷着,到最后还居然就搞成了。

B股大家都知道。当年推出时,发展啊,意义啊等等,也都是喊得很响亮。现在呢,被冷冷地放在那。听到有人讲,B股完成了历史使命。言外之意,好像是在说B股已成为历史遗留问题。

其实B股的出现是情有可原的,因为那个时候中国股市才刚起步不久,各方面还谈不上成熟、完善。但是现在股市都20好几年了,就不宜再这么说了。抗战才8年呢!

千万别等到真的设立了一段时期之后,国际板又被搁在一边,丢下一句“完成了历史使命”走人。剩下一堆臃肿多余的机构,一郡无所事事的人们,一众不明不白的外国公司,等着改编或接收,成为新的历史遗留。

 

                            

 

以为设立了国际板,就能吸引国外优质公司来中国上市,恐怕又有些一厢情愿了。

股市里上市公司的良莠不齐,是一种无法避免的正常现象。不论哪个国家或地区的证券市场,都是一样。充其量程度上有所差别而已。

A股市场自然也有成堆的差公司烂公司。这个不丢人!问题在于,连自己人的公司到底是好是坏都无法全部弄明白,怎么可能确保国外来上市的公司都是“优质资源”?又怎么能确保最后在国际板上折腾的一多半公司,不是海外中资股或红筹股回归圈钱后的自拉自唱?

一个经济体,只要具有可以预测的基本稳定的发展前景,只要有一套相对完善的、开放的市场机制,就可以吸引国外优秀的或不怎么优秀的公司来上市,而无需国际板或欧洲板、非洲板之类来帮忙。

如果实在是想把国外优秀公司引进到国内,实在是想要为投资者多做些好事,那也有一个比较直接的现成办法,搞存托凭证(DR)即可。把那些已经被市场证明是优秀的国外上市公司,比如菲·莫、沃尔玛、万事达卡等等的股票,以可转让凭证形式引进。国内投资者就能以人民币计价进行交易,与国外投资者一样享受这些“优质资源”的业绩成果,包括红利等种种权益。相对于那些几乎没人听说过的陌生公司,投资风险也可能降低。

支持国际化,但不赞同国际板。因为国际板或能换算为政绩,但不等于也无助于国际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