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写读书随笔了,感觉心灵在一点点枯萎,就像热灾之后逐渐枯萎的灌木丛。好在,状态可以调整,思想可以重拾。仿照《幸运的内德》写一篇《幸运的阅读》,记录亲子伴读中的点滴。
多多读书记:
幸运的阅读
@田鼠阿佛2008
20130830晨
真幸运,每晚坚持亲子共读。在多多4周岁前后,无意中开启了亲子伴读的旅程,大手和小手一起翻看一本本精美的绘本,每天晚上度过美好的共读时光。已经坚持了近一年的时间,虽然和很多书虫、很多绘妈们比较,我们进行得不算长,而且开始得还有点晚,好在阅读是非常个性化的事情,不需要比较。父子共读、母子共读、家庭共读,其乐融融。
真糟糕,多多不愿意复述故事。参加过好几个故事会,其他的孩子能够上台,非常大方地讲述故事。可是多多就是死活不肯讲,连爸爸妈妈讲过故事后的复述都百般推脱。孩子不肯讲故事,岂不是阅读的“功效”要减半?
真幸运,遇到了《幸运的内德》。看这本书的时候,没有一开始就读文字,而是让多多看画面,从画面上猜测作者的表达意图。多多凭着三百本阅读量的眼光,把这本书的意思猜测到了七成。关键是,随后的故事讲述,多多很愿意一遍遍地重复我的话,每说一遍,就哈哈大笑一通。故事情节在“真幸运”、“真糟糕”之间跌宕起伏,多多的兴趣始终高昂。在我的精心鼓动下,多多表示,很愿意开学后到班级里去讲这个故事,为争取“故事大王”的荣誉而表演。
http://s3/mw690/d787252agx6CfvJsHIu42&690
真糟糕,多多不愿意读英文。《幸运的内德》是中英文双语版本。读完中文,自然会给孩子读一下英文。可多多非常有主见,死活不愿意听英文。不要,不要,不要!只能作罢。类似的经历,还有《母鸡萝丝去散步》、《晚安,大猩猩》。父母的好意,孩子为什么不领情呢?通过喜爱的故事接受双语教育,这是多么难得的教材呀。
真幸运,遇到了斯凯瑞。从绘本圈的家长那边借来了大名鼎鼎的《斯凯瑞金色童书》第一辑,《忙忙碌碌镇》、《咕噜咕噜转》这两本经典中的经典,孩子自然超级喜欢。另外一本《会讲故事的单词书》同样精彩,把很多的词汇融入有趣的场景。孩子因为事先被《忙忙碌碌镇》、《咕噜咕噜转》吸引住了,自然也会喜欢跟着大人一起看《会讲故事的单词书》。模仿着大人,嘴巴里吐出了一个又一个单词。
http://s7/mw690/d787252agx6CfvJNwLc16&690
真糟糕,书中英文单词太多太多。一眼扫过去,很多单词我都不知道发音,给孩子正确的传授,自然无从谈起。坚持一个个查字典?还是只捡会的说?纠结!
真幸运,可以只读中文。《会讲故事的单词书》也是双语,英语单词学不了,不如就认字,认汉子。每一页密密麻麻有很多生词,随便孩子吧,愿意看多少就多少。用小小的指头一个个图片点过来、读过来,随便他愿意或不愿意认字吧。
真幸运,遇到了兔老师答疑解惑。一周之前再次遇到兔老师,忍不住吐槽一下:为什么这么优秀的双语教材,孩子就是不领情呢?所谓旁观者清,兔老师说了一句话,就让我茅塞顿开:“既然靠中文已经很容易的理解了故事,孩子为什么还要学习英文呢?”
原来如此。对于孩子而言,不存在双语“教育”的概念,语言只是工具,用语言进行交流,用语言获得快乐。
多多不愿意学英文,很可能是觉得,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快乐可言。
多多不愿意重复故事,很可能是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还达不到完整的程度,他觉得自己没办法完整地讲一个故事,自然就怯场、回避了。而《幸运的内德》之所以愿意讲,一是好玩,二是结构简单。关键是:孩子从中能够找到自信。
昨天晚上回家爬楼梯,多多非常兴奋地拉着爸爸妈妈的手,一个台阶数一个数:one,two,three,four,five,six,seven,eight。八个单词重复了好多遍。
孩子在爬楼梯中找到了快乐,我也找到了教育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