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燕莜的学名是龙葵草

(2014-02-25 07:39:19)

http://club.bandao.cn/data/attachment/forum/201310/07/132714g2xxyfw8gx1zztj7.jpg

龙葵草,别名乌籽菜、天茄子、牛酸浆、乌甜菜,拉丁文名Solanum nigrum.一年生草本,性寒,味苦、微甘;有小毒。广泛分布于亚欧大陆],现亦已移植到美洲]和]澳大利亚。
基本资料
  龙葵草
别名:燕莜、莜莜、地泡子、地戎草、耳坠菜、飞天龙、狗钮子、黑姑娘、黑茄、黑茄子、黑星星、星星、天天、后红子、救儿草、苦菜、苦葵、老鸦酸浆草、老鸦眼睛草、龙葵草、七粒扣、山海椒、山辣椒、熟端、水苦菜、水茄、酸浆草、天泡草、天泡果、天茄菜、天茄苗儿、天茄子、天天茄、乌疔草、乌归菜、野海椒、野辣椒、野辣角、野葡萄、野茄菜、野茄子、野伞子,白花菜,千千子。

山西临汾方言——黑黑
黑龙江方言——莜莜
温州方言——乌龙茄。
安徽巢湖方言——老虎眼。
安徽蚌埠一带——香端、黑香端。
  
东北方言——姑奶豆,黑星星、天星星、星星、天天、悠悠。
山东临沂——蜂蜜罐子。
山东济宁——天天茄、黑天天、黑豆豆栝
山东新泰——甜茄。
山东潍坊——燕莜。
河北河间——野晴儿。
河南方言——小孩儿锤头。
河南方言——天米
江苏连云港方言——狗端端
  
赤峰方言——蔫柚
辽宁朝阳——黑焉柚
河北承德----海茄儿
河北廊坊——野茄子
河北沧州------野葡萄

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0.3~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性味与归经 性寒,味苦、微甘;有小毒。
  龙葵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治疔疮,痈肿,丹毒,跌打扭伤,慢性气管炎,急性肾炎。用于疮痈肿毒、皮肤湿疹、小便不利、老年性慢性气管炎、白带过多、前列腺炎、痢疾、感冒发烧,牙痛,泌尿系感染,乳腺炎,白带,癌症;外用治痈疖疔疮,天疱疮,跌扑损伤,蛇咬伤。。
生境分布:生于路边,荒地,各地常见,辽宁,吉林,黑龙江省居多。
用药禁忌:脾胃虚弱者勿服龙葵草。

http://s10/mw690/4d489935tcc12bd133bd9&690

http://s9/mw690/4d489935tcc12bd015538&690

http://s6/mw690/4d489935tcc12be079575&690

http://s2/mw690/4d489935tcc12bca09721&690

http://s16/mw690/4d489935tcc12bc994adf&690

http://s7/mw690/4d489935t7aceac7e8ce6&690

临床应用

  1、用于咽喉肿痛,痈肿疔毒等症。龙葵有清热解毒和散结的作用,治疗咽喉肿痛,可配合土牛膝、筋骨草、大青叶等药同用。治疗外科痈肿疔毒,可用鲜草洗净,捣烂外敷;内服可配合地丁草、野菊花、蒲公英等药同用。

  2、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症。本品兼有利尿作用,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症,可配合泽泻、木通等药同用。近年来在临床上常用本品治疗癌肿,可配合蛇莓、白花蛇舌草、白英等药同用。

  3、去热少睡。用龙葵菜同米煮稀饭吃。据古代文献记载,服食本品可解劳少睡。现在临床上试用本品作为避倦防睡药,在实践中体会到用本品治昏昏欲睡。

  4、小便不通。用龙葵根与木通、胡荽煎汤服。

  5、坠伤。用龙葵茎、叶捣汁服,以渣敷伤处。

  6、火焰丹毒。用龙葵叶加醋研为细末敷涂,能消红肿。

  7、背痈。用龙葵一两,研为末,加入麝香一分,研匀敷痈上。又方:用是蟆一个,同龙葵茎、叶捣烂。

  8、治疗慢性气管炎龙葵全草(干)1两,桔梗3钱,甘草1钱,为一日量。制成糖衣片,每日3次分服,10天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5~7天。治疗969例,总有效率为87.5%,显效率为56.14%。据观察,单纯型比喘息型效果好;止咳,祛痰的疗效比平喘和消炎好,在10天内有75%的病例发生疗效。据X线和痰细胞观察,肺纹增粗、柱状上皮细胞和炎症细胞治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减少,提示病变组织有修复的可能。此外,亦有用龙葵果制成酊剂,日服3次,每次10~20毫升,10日为一疗程。治疗52例,103个疗程后近期控制47例。

  9、治疗癌病鲜龙葵全草2两(干品1两),鲜半枝莲4两(干品2两),紫草5钱,每日2次煎服。治疗恶性葡萄胎4例,均获治愈;配合手术切除、化疗、放射治疗子宫绒毛膜癌、卵巢癌肿、肝癌等多例,亦取得不同程度效果。此外,以单味龙葵2~3两煎服,还治愈纤维肉瘤1例,随访1年无复发。

  10、用于止痒取龙葵全草(除根)鲜品2两(干品1两),加水800毫升,煎15~20分钟。每日1剂,上、下午两次分服。按皮肤病的病程长短,服药7~25天不等。观察50例扩散性湿疹,全部患者皆具有广泛性皮肤损害,瘙痒剧烈,曾使用钙剂及普鲁卡因静注、口服非那根或苯海拉明,均只起暂时安静作用;改服龙葵后,患者皮肤水肿逐渐消退,痒感减轻。计有显著止痒效果者7例,服药后可维持3~4小时不痒,小便稍增多,晚上睡眠好;有止痒效果者25例,服药后瘙痒可减轻2~3小时,睡眠较好;稍有止痒效果者10例,服后痒稍减轻;无效8例。实践证明,本品具消肿、止痒和微弱兴奋作用,为一种非镇静性止痒剂,不宜夜晚投药。对于白天精神不佳、晚间失眠、皮损广泛、具有皮肤水肿且瘙痒的病例,疗效较好。其止痒作用属非特异性的,与镇痛剂的作用相类似,只能起对症治疗作用,因此,须针对病因,予以综合治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