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南春》评课稿

(2013-12-17 15:14:42)
分类: 自主研修

《江南春》评课稿

                          阿城区和平小学校吴良艳

    各位同仁大家好,刚刚我们共同聆听了实验小学吴妍老师执教的古诗《江南春》一课,纵观本课的教学过程,教者能精心设计每一教学环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了初读先感知;朗读晓诗韵;研读解诗意;美读悟诗情;品读感诗境等这样几个环节,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体验、积累,最终达成教学目标。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本节课较好地体现了“以读为本的”的理念,本课朗读指导层层递进,由初读取的正确、字正腔圆,到老师的范读引领,师生的配合读、读古诗想画面,到品词析句后的赏读、到最后的诵读直至背诵。让我们看到了学生的诵读水平在不断提升,教学重点落实得扎实有效。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体会诗句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吴老师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紧紧抓住了诗中关键词语的品析,如“绿映红”,通过对这一词语的深入浅出的理解,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好一派花红柳绿,万紫千红,充满勃勃生机的江南春色,再配上到处莺歌燕舞的鸟鸣,我们仿佛置如仙境一般,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油然而生。教学难点得以突破。

    对本节课我还有两条建议:

    1.千里、四百八十是一种古诗写作中的虚指写法,需要在教学中介绍。

    2.媒体应用不太合适。比如意境的创设画面最好用一些古代人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