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

(2019-07-01 11:01:44)

近几年以来,我们学校就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流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现有的资源整合下,我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在大的教学背景不变的前提下,对教学思路做了调整:

1、课堂以学生为主,不仅让学生动起来,还要让学生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从开始教他们怎么预习,怎么备课,到怎么去讲课,怎么去表达,让学生不仅会做题,更会表达题意,深入教学精神。我则在每个学生讲完之后,给予及时评价,并让别的学生去分析,提建议,在探究与合作中共同学习。

2、课堂不再满堂灌,而是让学生自己充分学习,充分讨论,教师仅仅起到一个引导作用,控制课堂效果即可。之后我还会相对应的及时对他们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对学习到位的小组进行点评和表扬,采取加分制,对学习效果一般的小组进行强化训练,尽可能使每一个小组,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都获得交流与合作学习的快乐。

3、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当我布置好自己的教学任务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有时候一些学生的表现却不能令我满意。因为有的学生固执己见,不听别的同学的意见;有的学生程度较好,不想和程度一般的学生交流;有的男生坐到一起,一会就天南海北的胡扯起来。表面上看的很热闹,事实上早已偏离了学习的主题。最终性格外向的纷纷举手回答,内向的仍是事事落后,步人后尘。

4、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性格也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善于自学,男生女生坐在一起,在小学高年级这个阶段,总是有一种青春的吸引力比学习知识更让他们痴狂,于是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出来了。早恋问题,打架问题,学生之间的友谊问题…外向的学生成为了主导,内向的学生不能积极配合,致使在有些方面来看,也存在不足和空洞。

发现了问题,就要积极改进,我通过和学生沟通交流,写日记,单独谈话,聊微信,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试着去做他们最喜欢的课堂模式,询问他们喜欢怎样的组员,然后综合考虑有意识有计划的重新给他们分配小组,这样,就使得小组成员间能够更和谐的互相交流,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好的达到让学生合作自主学习的目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案例分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