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月的回忆

(2014-02-21 16:02:10)
标签:

随笔

文化

http://s3/mw690/003WwP50ty6GLiu5Hqi42&690

                                                   孟雷作画


文作者 刘植才

原发表于2014年2月21日《今晚报》副刊

    每当翻开二月份的日历,总会有一段挥之不去的往事浮现在我的脑海之中。

    50年前,我刚上小学。那是个典型的“短缺经济”时代,人们的收入水平很低,城镇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多半都限量供应,而且定量偏紧。普通百姓尽管都省吃俭用、勤俭持家,但日子过得还是捉襟见肘,每到临近月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情形并不鲜见。急难之下,政府不得不允许居民每月25号提前动用下月供应指标购买粮食,这种“寅吃卯粮”的权宜之计谓之“借粮”。当时的供需状况,由此可见一斑。

    那年寒假期间,我到舅舅家去玩儿,舅母翻着挂在墙上的月份牌儿,高兴地对我和表弟说:“又到二月份啦,太好啦!”她见我们小哥俩不解其意,就解释说:“你们看哪,一年12个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相差不过1天,唯有二月份只有28天,闰年二月加一天也才仅有29天,比其他月份少了两三天。每个月的生活用品供应量都是一样的,工资收入也是相同的。这样一来,二月份的日子不是就比别的月份过得松快吗?”舅母的一席话令我恍然大悟,这是我以前从未想到过的问题。当时,我心中不禁暗暗佩服舅母持家之精细。

    这件看似平淡无奇的事情使童年时代的我第一次对“过日子”三个字有了真切的感悟,也给我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50年来,无论身在何处、日子过得艰难还是舒适,每当日历被翻到二月份时,这件童年往事都会重现在我的记忆中。由幼及长,随着年龄增加和在家庭中担当角色的变化,我对“过日子”这个词的感悟也愈加深刻。

    如今,经济发展了,社会富足了,人们的生活比过去富裕了,但无论从家庭微观层面还是从社会宏观角度来说,人类的经济生活仍需要精心筹划和管理。“稀缺”是经济学永恒的命题,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勤俭持家“过日子”的精神不能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