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腾飞老师讲高考历史十二大重点2

标签:
健康教育考试历史文化 |
分类: 历史学习 |
第二大重难点 中国古代的经济
中国古代经济三大块: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一、小农经济
春秋战国时期,土地所有制由国有向私有转变。
小农经济的含义是一家一户、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明得益于小农经济,近代以来向工业化发展的蹒跚也是因为小农经济。
二、重农抑商
因为生产力水平低,所以必须得重农。
三、海禁等经济政策
中国古代一直是非常开放的,明朝开始海禁。
一、先秦诸子
春秋时期,老子、孔子
老子,道家创始人。道家与道教不一样。
老子的思想特点:朴素的辩证法和无为。
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仁、五经、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是儒、墨、道、法四家。法家跟儒家的区别:
1.要改革,学古代
2.法后王,法先王
3.以法治国,为政以德
二、理学思想
理学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三教合流
儒家不是宗教,而是一种行为守则。
中国佛教的黄金时代是南北朝及隋唐,到宋代以后就越来越衰微
心学的创立者是南宋的陆九渊,明朝的王守仁把他发展到了极致。
理学和心学是明清时期的官方哲学。
三。明清进步的思想家
1、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否定孔子
2.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提倡法治,提出工商皆本
3,顾炎武,经世致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王夫之,唯物思想家
前一篇:袁腾飞老师讲高考历史十二大重点1
后一篇:听石杨平老师讲教育学的题,加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