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11:西方近代经济史

标签:
历史文化教育高中西方近代经济史 |
分类: 历史学习 |
西方古代经济史(书上没有讲)
西方近代经济史
一、新航路的开辟
(一)背景:
1.航海的动力:
马可·波罗的瞎撇、对香料的极大需求、垂涎高额的利润、基督教会的圣战。
2.航海的条件:
造船技术:
单层甲板大帆船(一桅一帆)→圆形船体大帆船(多桅多帆、大三角帆)
航海技术:
罗盘针(辨识方向)、星盘(计算纬度)、地图的不断修改。
(二)过程:
1.葡萄牙扶持向东的路线
迪亚士,绕过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达·伽马,绕非洲海岸到达了印度。
2.西班牙扶持向西的路线
哥伦布,抵达美洲,发现了新大陆;
麦哲伦,历时三年,首次环球航行。
(三)影响:
新航路的开辟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对欧洲、对美洲、对非洲、对亚洲、对世界。
二、殖民扩张与掠夺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
“海上马车夫”、“日不落帝国”
西欧的殖民掠夺,世界市场迅速拓展。
三、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蒸汽时代
棉纺织业实现机械化;
冶金业和采矿业的技术发明;
瓦特改进的“万能蒸汽机”(工业城市之母);
史蒂芬孙火车、富尔顿汽轮;
机器制造业的机器化。
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18世纪60年代,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手摇纺纱机(珍妮机);
工业革命结束(完成)的标志:
19世纪中期,新工业部门机器制造业(用机器制造机器)的诞生。
(二)工厂制度:手工工场→机械工厂
手工生产→机器(大)生产;工人较分散→工人相对集中。
(三)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电气时代
电力的广泛应用;
内燃机的发明应用;
新兴化学工业显著发展;
钢铁工业的大发展。
(二)垄断组织:中小企业→大企业、巨型企业
中小企业的企业主既是资本所有者,又是企业经营管理者;
大企业往往由高级专业人才进行管理,开始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