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经济区汉代历史学习永远在路上永不放弃 |
分类: 历史学习 |
汉代的四大经济区
山东经济区
名称:山东(在河南崤山以东),关东(在河南函谷关以东),中原
范围:包括了今天的河南、山东、河北三省及晋南、苏北、皖北等部分地区,属于黄河流域。
特点:
1、传统的农业区;
2、汉朝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最重要的粮食产地。
地位:长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
成因:自然条件优越,开发较早,人烟稠密。
山西经济区
名称:山西(在河南崤山以西),关西(在河南函谷关以西),秦地(战国时期)
范围:大体是以关中为主,后又扩展到河西和巴蜀等地。关中平原属于黄河流域,成都平原属于长江流域。
特点:
1、传统的农业区;
2、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都曾被称为天府之国,都是膏壤沃野千里的好地方。
地位:长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
成因:自然条件优越,开发较早,人烟稠密。
江南经济区
名称:江南
范围:今日我国之东南,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的地区,属于长江流域。
特点:
1、原始森林覆盖区;
2、生产技术落后,大部分地区都未开发出来。
地位:与山东、山西相比,经济实力差距较大。
成因:地势复杂,气候炎热潮湿,开发较难,人口稀少。
龙门碣石以北经济区
名称:龙门碣石以北,又以长城为界,分为塞内、塞外两部分。
范围:当时山东、山西以北的广大地区。
特点:
1、传统的畜牧区或半农半牧区;
2、塞内一度被开辟为农业区。
地位:经济实力十分有限。
成因:气候寒冷,土地贫瘠,开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