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中的各种问题

标签:
教育健康教育心理学考试入编想做教师 |
分类: 教基公基 |
1.态度是什么?
2.如何理解态度的问题?
3.态度的结构是什么?
4.什么是态度的认知成分?
5.什么是态度的认知成分?
6什么是态度的行为成分?
7.社会态度的功能有什么?
8.什么是品德?
9.品德的特征有什么?
10.品德的心理结构是什么?
11.什么是品德的三因素构成说?
12.什么是道德认知?
13.什么是道德观念?
14.什么是道德信念?
15.什么是道德情感?
16.什么是道德动机?
17.从表现形式上看,道德情感可分为哪三类?
18.什么是道德意志?
19.什么是道德行为?
20.培养学生的品德的一般顺序是什么?
21.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有哪些?
22.皮亚杰采用了什么方法对儿童道德发展进行研究?
23.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是什么?
24.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是什么?
25.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是什么?
26.什么是他律、他律道德?
27.什么是自律、自律品德?
28.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9.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特点是什么?
30.儿童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在何时?
31.小学儿童言行脱节的原因是什么?
32.初中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在何时?
33.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状况如何?
34.品德学习的两种方式是什么?
35.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是什么?
36.什么是依从?
37.什么是认同?
38.什么是内化?
39.态度与品德形成阶段各有什么特征?
40.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有哪些?
41.什么是他利行为?
42.什么是新社会行为?
43.什么是助人行为?
44.利他行为的四个特征是什么?
45.什么是侵犯行为?
46.侵犯行为的特点是什么?
47.中小学经常出现的侵犯行为的控制方法有哪些?
48.特点与品德的培养方法有哪些?
49.用言语 说服学生的技巧有哪些?
50.什么是说服?
51.学生的不良行为可分为哪两种?
52.什么是过错行为?
53.什么是不良品德行为?
54.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55.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56.学生不良行为矫正的心理学策略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