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专业介绍 本专业面向电视台、电影制片厂、影视制作公司等单位,培养具备扎实的影视艺术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专业技能,从事电影、电视剧和纪录片导演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下设的剪辑方向,面向全国各级电视台、电影厂和影视制作公司,培养既有较高艺术修养又能熟练掌握影视后期制作技术的复合型高级剪辑专门人才,能够从事故事片、电视剧、影视纪录片、专题片以及广告、MTv等节目的剪辑工作。 导演专业(剪辑艺术与技术方向)是数字化、多媒体时代最具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特点的交叉性学科。它的培养目标是既有扎实的文学功底又通晓视听语言,同时能够熟练掌握包括数字化技术在内的各种剪辑技术的高级剪辑人才,能够胜任故事片、电视剧、纪录片、专题片、广告、 MTV等影视节目的剪辑工作。 导演专业(剪辑艺术与技术方向),为全国各级电视台、电影厂和影视制作公司培养既有较高艺术修养又能熟练掌握影视后期制作技术的复合型高级剪辑专门人才,使其能够从事故事片、电视剧、影视纪录片、专题片以及广告、MTV等节目的剪辑工作。 本专业确定以重结合(艺术与技术)、厚素养(文学素养、视听语言素养)、知识广(文科、工科知识兼备)、专长精(强制作)为基本的教学指导方针,侧重于培养学生较强的创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使其具备较强的知识能力和竞争能力。具体要求是: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2.掌握扎实的广播电视和电影艺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具有扎实深厚的剪辑专业素质,既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又有文学、视听语言方面的深厚素养,具备剪辑、后期制作的故事片、电视剧、电视纪录片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4.具有鲜明的艺术创作个性,具有突出的艺术实践特长,除剪辑以外,要具备剧本创作、导演艺术、摄影艺术与技术的相关知识。 5.熟练掌握计算机及互联网的应用,具备用多媒体、非线性编辑等数字化剪辑手段进行影视作品制作的能力。 6.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在相关专业的实践工作中使用外语进行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7.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达到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具备完善的人格。专业方向背景介绍 导演专业(剪辑艺术与技术方向)作为影视制作中的一个行当,最早是伴随着电影的产生而来的。它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在影视创作中起到了越来越多的作用。随着影视技术的不断发展,剪辑的再创作功能也越来越突出。 剪辑的功能最初不为人们所真正了解,因为将其叫做“剪接”,并由导演兼任。据说,后来由于导演实在忙不过来,才由专职的剪接人员分担。其最初的职能,用当时形象的描述叫做“导演的手”,即导演动口、剪接动手,完成导演的创作构思。这种状况存在于电影初创阶段。那时导演的文化层次较高,而剪接人员文化水平相对偏低,在实际工作中更侧重于剪接技术、技巧的应用以及繁重的制作工艺的操作。 后来“剪接”改称为“剪辑”,虽然一字之差,但说明了它已从最初简单的剪剪接接,发展成为具有视听语言构成能力的相对独立的艺术再创作部门。所谓“文章是改出来的,片子是剪出来的”,实在是经验之谈。剪辑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影视作品的艺术质量,这已成为深谙艺术创作规律的有识之士的共识。 目前我国影视行业中从事剪辑的队伍面临着提高整体综合素质的问题,而剪辑人材的培养仍然是手工作坊式的师傅带徒弟方式,所谓“师傅领进门,长进靠个人”,而没有可以依照的考评标准。导演、摄影、舞美、录音、表演等各专业均可在高等学院正规培训,但是长期以来在国内各大学中惟独没有剪辑专业,这是十分遗憾的事。因此,中国传媒大学导演专业剪辑艺术方向是国内率先开办的本科专业。专业发展前景及社会需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影视高科技的发展使影视后期制作向数字化全面迈进。当今的许多影视剧、广告、 MTV等影视作品大都采用数字非线性后期编辑,这就对现今的剪辑工作者又提出了一项全新的要求。充盈于电影大片中令人眩目的数字视觉效果,将人类幻想、过去未来、灾难泯灭等无法直接拍摄的景象“超越真实”地展现于银幕上,极高的画面质量和色彩分辨率使无胶片的电影即将成为现实。同样,在电视领域,与数字摄影技术同时发展的数字后期技术正被广泛应用于电视创作上,在音乐电视、影视广告、电视电影、电视节目包装等方面创作出令人震撼的真实感和极具形式感、风格化与意念性的作品。 影视数字后期技术极大地解放了创作者的思想,丰富了观众的视觉体验,同时对从事电影电视创作的剪辑合成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数字技术和计算机图形理论的发展使电影剪辑与电影编辑日益抛弃旧的技术手段。传统机械的电影剪辑与对编加数字特技台的电视编辑正逐渐被完善的数字后期系统所取代。未来限制影视创作的不再是技术的可行性,而是创造者视创作者的想像力与艺术感觉。另一方面,随着数字后期制作技术的普及,电影电视剪辑在技术上不再是单纯的“剪接”的概念,而是在一个包含时间的四维空间的集成环境中进行再创作的过程。同时以蒙太奇为核心的剪接理念也面对着传统规则的打破与补充,多种元素多层画面合成带动了新的美学观念与创作规则的确立。 与此同时,数字影视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一个全新的行业——数字影视后期制作。在好莱坞影视大片的背后是 Digital Domain,ILM,SONY Picture,Rhtghum&Hues等影视后期制作及视觉效果公司的支持。在国内,除了电视台拥有一定数量的电视数字后期设备以外,近年来在香港、北京、广州、上海等经济文化发达城市成立了许多很有规模的外资和本土数字影视后期制作公司。从对这些公司的了解一同,目前从事数字后期制作的剪辑师的专业背景多为美术专业、计算机专业及视频技术专业人员,难以胜任高水平的影视剪辑需要。剪辑需要艺术感觉与技术实现的高度结合,因此,影视行业迫切需要既全面掌握数字特技合成与非线性剪辑技术又通晓影视剪辑艺术的专业剪辑人才。 从更高的意义上说,影视技术与艺术的发展使电影电视剪辑的概念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使之成为相对独立的艺术学科门类。培养具有扎实的影视艺术理论基础与业务能力、同时掌握先进的数字技术手段及相应的创作观念的高级影视剪辑人才,这对于影视艺术与技术学科建设具有推动作用,对于影视人才的培养和满足迫切的市场需要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前一篇:影视编导经典试题
后一篇:中国传媒大学导演专业考试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