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动式太赫兹人体安检仪Passive Terahertz People Sceening Camera

(2017-08-08 15:59:47)
分类: 毫米波太赫兹

THz(中文:太赫兹)是一种电磁波,产品采用的THz频率为0.1THz-10THz,波长为0.03mm-3mm,下图是THz在光谱中所处的波段。

http://www.caaayl.com/ueditor/php/upload/image/20170503/1493777645641758.png

 

THz辐射有其鲜明的特点:安全性高,光子能量为4.1meV,等效温度48K,能量小;指纹特征明显,大量有机分子转动和振动跃迁、半导体的子带和微带能量在THz范围;穿透性强,THz辐射能穿透非金属板和非极性材料,如纺织品、纸板、塑料、木料等包装物,也能穿透烟雾和浮尘。

3mm~30μm(100GHz- 10THz)技术,本质原理是THz成像,而我们采用的是被动式THz探测技术。采用被动式探测技术的原理和优点为:

太赫兹波对塑料、纺织品以及皮革等材料具有很好的穿透性;相对于微波,所成的图像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被动式探测不向外辐射电磁波,不会对被检者和操作者造成危害。因此,被动太赫兹成像在人体安检领域具有实用性,可与传统的安检手段形成有效互补。

综上:被动式THz人体安检成像系统是一个高分辨率、快速成像的人体安检设备;该系统的成像分辨率高,成像时间很短,对于隐匿在人体衣物内的金属、非金属、液体、固体、有/无机物等材料的违禁品均可检测出来;可以增强公共交通及公共场所的安全防御能力,具有很强的实性与可靠性。

性能特点

http://www.caaayl.com/ueditor/php/upload/image/20170503/1493778544754110.png

       可检测物品:

http://www.caaayl.com/ueditor/php/upload/image/20170503/1493778720306846.png

(1)移动安检工作站

在有限空间内,设置THz人体安检部分和X光行李安检及手工安检部分,实现人物共检功能,采用双机动态安检模式,保证短时间内的被检人员通过量,防止拥堵。

该方案适用于大型、短时间大型公共集会、国际会议等场所。

http://www.caaayl.com/ueditor/php/upload/image/20170503/1493780140430689.jpg

http://www.caaayl.com/ueditor/php/upload/image/20170503/1493780168514157.png

(2)应用场景设计

根据市场需求与用户需要,按照安检级别的不同设计应用方案

  A.单机静态安检

方案安检级别最高,成像清晰,但检测时间长,需要被检人员的配合。适用于重点人员的安检,或人流量小的场所安检。

http://www.caaayl.com/ueditor/php/upload/image/20170503/1493780425147104.png

 B.单机动态安检

适用于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32点太赫兹人体安检仪动态安检模式适用于安检等级相对较低的场所。64点太赫兹人体安检仪可以广泛应用于高分辨率快速检测的应用场所。

http://www.caaayl.com/ueditor/php/upload/image/20170503/1493780552742514.png

C.双机静态安检

此安检级别较高,成像可保持最佳清晰度,采用两台设备对扫的模式,被检人员保持静止,无需转动,即可完成前后面的扫描安检。

http://www.caaayl.com/ueditor/php/upload/image/20170503/1493780651197087.png

D.双机动态安检

被检人员在设计的通道内正常通过即可完成安检,主要适用于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32点双机动态模式,可应用于安检级别相对偏低的场合;64点双机动态模式可应用于同时要求安检速度及较高安检等级的场所。

http://www.caaayl.com/ueditor/php/upload/image/20170503/1493780741179692.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