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特酒的几种纸标研究

(2015-08-16 17:14:18)
标签:

收藏

文化

分类: 酒器研究
            四特酒的几种纸标研究
 
     四特酒厂位于赣江与袁水会流处的樟树镇。  据清江县《县志》记载,四特酒已有1700百余年的酿造历史。早在明.清时代,四特酒已畅销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浙江、福建等地。
 
        四特酒具有“亮似钻石透如晶,芬芳扑鼻迷逗人,柔和醇甘无杂味,滋身清神类灵芝”四大特色,并因此而得名“四特酒”;在中国白酒香型分类上,四特酒属“特香型”,是中国白酒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纸标的四特酒是在1988年以后开始的,执行标准有88年的,91年的,94年的,三种执行标准,其中又各有不同。
 
    最早的一种纸标四特酒,还是注册商标,仅标注54°,及江西樟树四特酒厂出品。
          第二种纸标四特酒,执行标注为88,及1988年的执行标准。®代替注册商标四个字,并标有注册商标号173001,此后各年代的纸标一直如此标注。在54°的下方标有535ML。在江西樟树四特酒厂出品下方标有,中国江西樟树市。
    第三种纸标四特酒,与第二种不同的是在执行标准后加注了  配料 大米 四字,中国江西樟树市一行字改为江西樟树市药都大道。并标有 电话 32201,注意电话号码是5位数。
     第四种纸标四特酒,与第三种不同之处是加了 酒精度三个字 还是54度,变成54%(V/V).执行标准改为91 ,即1991年的执行标准,并在91后加注优级二字。容量改为500ML。电话号码改为332201,  成了6位数了。
   第五种纸标四特酒,与第四种不同之处是执行标准改为94,即1994年的标准。酒精度52%(V/V)。不过从此以后图案就不精美了,看图。
  第六种纸标四特酒,与第五种的不同之处是增加了执行标准四个字,另外还增加了  香型 特型 四个字,由原来的配料 大米,改为 配料  大米  水。电话7333209,成了7位数了。

            四特酒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优质的产品,不仅获得了伟人的赞誉,在市场上也有非常良好的表现,但是从建国初一直到1984年,四特酒始终在国家组织的白酒评比活动中未被提名。

             通过研究,四特人最终明白问题出在香型上。当时中国白酒界公认的白酒香型有五大类:清香型、酱香型、浓香型、米香型和兼香型。四特酒虽然品质优良、工艺独特,但不属于以上任何一种香型,而所有被评为国优的白酒都有自己独特的香型。

            四特酒的香型归属于哪一种呢?

            四特首先找到了中国白酒界的泰斗、时任中国白酒协会副会长的沈怡芳。1987年4月,沈怡芳特意品尝了四特酒。经望、闻、品之后,沈怡芳认为四特酒确是好酒,但对四特酒到底应该属于什么香型也颇感迷惘。

            虽然沈老先生一时也难下结论,但由此勾起了他强烈的好奇心。四特酒的香型问题不仅为四特人所关注,也成为沈怡芳关注的一个问题。

            1988年1月26日,沈怡芳亲自来到四特酒厂进行了考察。通过察看四特酒生产车间和与技术人员的交流,沈怡芳对四特酒独特的酿造工艺有了深刻了解了。对这次考察,严谨的沈先生得出的结论是:“四特酒既不像浓香型,也不像酱香型,清香、米香都不像,是个‘四不像’的酒。所以,应该考虑其他香型。但该定什么香型,现在还定不下来。”

             1988年3月8日,四特北京召开了四特酒质量汇报会。沈怡芳在会上首先系统介绍了自己在四特酒厂实地考察的情况。然后,到会专家对四特酒从色、香、味、型各个方面进行了品评。对四特酒的香型,专家们争议颇多。有的认为:四特酒清香、优雅,可以名之为优雅型;有的认为:应该叫清雅型;还有的认为:四特酒产于江西,干脆就叫赣型。最后,中国首席白酒专家周恒刚先生提议道:“叫特型最好,四特酒就是特嘛。”周恒刚的提议,获得了到场大多数专家的初步认同。

             1988年4月26日,周恒刚、沈怡芳、曹述舜、于树民、金凤兰、金佩璋、陶家驰等全国知名白酒专家齐聚四特酒厂,对四特酒的香型进行确认。经过3天的实地考察,在同年4月29日召开的“四特酒风格研讨会”上,专家们最终做出了四特酒香型的结论:四特酒的香型就是“特型”。同时,专家们还总结了这种香型的风格:“整粒大米为原料,大粬面麸加酒糟,红褚条石垒酒窖,三香俱备犹不靠。”


        1997年3月,经国家轻工总会审查并推荐,全国标准化委员会审定批准,四特酒香型(特香型)成为全国白酒五大香型之中“其他香型”之一。以此推断此种标签应在1997年3月以后生产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张酒与张姓
后一篇:景阳冈陈酿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