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富”如何带动“后富”
(2025-09-21 09:44:00)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早是由邓小平提出来的。
“先富带动后富”理论的提出,是思想上的一种突破,更是实践中的一种创新,这是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先富带动后富的方法包括、但不仅仅限于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树立慈善意识。先富人群在规划家族财富传承时,应将公益慈善事业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项目。树立慈善意识,这既有助于促进社会的整体和谐繁荣,也有利于家族的长期发展。
第二,制定科学慈善规划。先富人群在行善过程中,应避免采用临时动议、被动出资、简单给钱等一时兴起做法。应该依据自家事业规模及家族产业特点,从战略性、引领性、长期性、多赢性等方面深入考量,尽快建立起贡献社会的、持久的家族行善制度,源源不断地将大爱洒向社会。
第三,行善要借助现代化工具。现在,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已被广泛引用于各行各业。为提高慈善活动的效率和透明度,应引入这些新方法、新手段。
第四,提高第一线劳动者的分配比例。在初次分配中提高第一线劳动者的分配比例,降低资产所占比例。这需要政府通过最低工资和严格按照劳动法保障劳动者权益等方式来进行干预。
第五,利用税收手段进行社会财富的调节。这是缩小贫富差距最重要的手段。要完善直接税制度,并逐步提高对富人的收税比重,调节过高收入,还要清理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等。
第六,发展慈善等一系列社会公益事业。鼓励有钱者多贡献,引导贫穷者拓展致富门路。使中国社会逐步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经济模型。“橄榄型”经济模型,是指社会阶层结构中极富极贫的群体较少,而中间阶层庞大的一种经济模型。同时,还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即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
第七,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国家要采取种种倾斜政策,使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速大于富裕地区,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