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提升守正创新的能力
(2024-07-16 11:50:28)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提升思政课教师守正创新的能力,要求思政课教师筑牢根基,持续增强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修养。思政课教师信仰信念信心的坚定性、对所讲内容的认同程度、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底气大小、自身的道德素质等,对学生能否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能否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等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和实践探索,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以理论上的清醒确保政治上的坚定;必须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坚定职业认同感、荣誉感、责任感,做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典范、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典范;必须恪守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厚植家国情怀、传道情怀、仁爱情怀,自觉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修身修为、以身作则,做学生为学为人的表率。
提升思政课教师守正创新的能力,还要求思政课教师持续增强问题意识、扩大知识视野,不断夯实业务根底。问题是创新的起点,思政课面临着很多值得研究和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思政课教师要善于回应和解答学生关注的、有疑惑的问题,善于发现、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学生成长中出现的新问题、真问题,善于揭示思政课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新趋势、新规律。思政课教师必须有过硬的业务根底,唯有在不断学习中透彻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经”,练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看家本领”,同时广泛涉猎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以及自然科学的经典理论和最新成果,思政课教师才有可能融通古今中西、活用纵横比较,从而在多元多样多变中立主导、谋共识、定方向,以自身之“通透”,带学生进入“澄明之境”。强化思政课教师守正创新能力,提高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是思政课教师做好“人师’,真正担当起“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时代重任、以守正创新的新姿态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