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经据典说南北政之一

标签:
健康 |
分类: 运气 |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有一段论述,涉及到南北政的问题,引用如下。
帝曰:夫子言察阴阳所在而调之,论言人迎与寸口相应,若引绳,小大齐等,命曰平。阴之所在寸口,何如?岐伯曰:视岁南北可知之矣。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北政之岁,少阴在泉,则寸口不应;厥阴在泉,则右不应;太阴在泉,则左不应;南政之岁,少阴司天,则寸口不应;厥阴司天,则右不应;太阴司天,则左不应;诸不应者反其诊则见矣。
帝曰:尺候何如?岐伯曰:北政之岁,三阴在下,则寸不应,三阴在上,则尺不应。南政之岁,三阴在天,则寸不应,三阴在泉,则尺不应,左右同。故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此之谓也。
帝曰:尺候何如?岐伯曰:北政之岁,三阴在下,则寸不应,三阴在上,则尺不应。南政之岁,三阴在天,则寸不应,三阴在泉,则尺不应,左右同。故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此之谓也。
厥阴在泉则为少阳司天,于是,少阳三焦移入左寸司天位,左寸不退位,为什么?因为子、午、卯、酉为天之北、南、东、西之正,不可移位。故少阳、少阴同治左寸司天之位。而右关肝脉移入在泉右尺位。右尺本为命门所在,今命门让位于肝,故右不应说的是右尺不应。(见图)
“太阴在泉”为辰戌之岁,太阳司天,肾脉上治,移入左寸。左寸为心之本位,又是四正之藏,故心不退位。肾于是与心同治左寸。左寸不独为心脉,故“左不应”,为左寸不应。(见图)
后一篇:引经据典说南北政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