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应该先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再利率市场化

(2014-08-18 17:19:37)
标签:

saif

上海高金

利率市场化

钱军

存款保险制度

由《当代金融家》杂志社、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独家学术支持的“2014年中国中小银行发展高峰论坛暨第三届最佳中小银行评选颁奖典礼”8月15日在北京举行。SAIF金融学教授、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钱军在论坛上表示,按照国际惯例,确实应该先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再实行利率市场化;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最主要的风险就是短期内存款利率上升概率较大,且利率一旦上升,中小银行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更大。




以下为钱军教授发言实录(节选):
  
钱军:中央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里面已经讲过,市场要起到资源调配的主导作用,利率实际上是资本市场里的价格,咱们要做市场,市场就是应该以价格为信号,来主导所有参与者的行为。在资本市场里面,利率就是这个资本市场的价格,你要根据这个资本时间长短,不同的用途,有一套不同的以期限和投资风险所决定的价格,这个就是利率。
  
我们国家走到现在,实际上利率市场化只剩下最后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存款利率的市场化。这个过程跟以前很多国家走的过程大致来讲还是很相似的,就是最后剩下一关“存款利率”。
  
既然资本市场里面核心的元素是利率,为什么很多情况下,我们先看到的不是利率市场化,而是利率管制呢?主要是因为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初期,通过控制利率,尤其是存款利率,可以为进行大规模投资的那些行业,比如说基建行业、工业、制造业,提供比较低的融资成本。

但是,刚才两位领导都讲过了,我们国家的经济已经从大规模投资发展到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环节,所以现在利率的管制问题多于放开。利率管制对早期经济发展是有好处的,而且好处大于弊端。但是现在的问题有几个,第一个,存款利率长期偏低,很多金融机构,尤其是大银行,他们在做贷款决定时,更愿意贷给国企和大企业,因为这些企业风险很低,虽然贷款利率不一定很高,但是如果量很大的话,总利差的收入还是有保证的。而如果要贷给中小企业,风险比较高,所以他们不愿意贷给中小企业。因此,在利率管制的情况下,以及银行机制的限制下,银行基本上没有太多的激励机制给中小企业贷款。


第二个,政府主导的投资是过度的,大量的资金去了制造业,包括去了房地产行业,而消费行业的中小企业的贷款是远远不够的。很多民企朋友经常说他们的资本成本占20%以上或者很高,这么高昂的贷款利率对中小企业来讲是难以为继的。
  
还有一方面,利率管制,尤其是存款利率太低,很多低利率的存款就会流到不受监管或者不受严格监管的影子银行,造成影子银行的范围非常大。对此有各种各样的评估,我看到一个评估说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大概是正规银行贷款的一半,这个规模是相当大的,而且隐性风险也很大。
  
最后一个,宏观调控主要的目标是控制总货币发行量,这个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有些问题的。比如说外汇、热钱涌入很多时候不是政府能够控制的,所以真正要控制到总货币的发行量,不是一个很容易的做法。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这些发达国家,他们做宏观经济调控的核心工具跟目标是什么呢?是调整基础利率。美国做量化宽松QE1、QE2、QE3或者退出,就是货币松或者紧,有一个基准的利率,他们宏观调控的目标是利率。这个在操作上来讲,比控制总货币发行量更有效。所以,从这一点来讲,一旦利率市场化以后,会给央行、会给政府更多更有效的调控手段。
  
现在说存款利率放开,主要的风险就是存款利率离市场均衡利率到底有多远?从理论上讲,如果现在在管制下的利率离估算的均衡利率差距不是很远,你放开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大部分的估计是我们现在管制下的利率跟模型,或者推算出来的市场均衡利率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如果短期之内一下子放开的话,由于这个差距比较大,很可能在短期内,存款利率上升的概率是非常大的。
  
在这种情况下,前提条件之一就是存款保险。实际上现在中国所有银行里的存款,你问老百姓,你的存款有没有风险?他们肯定说没有风险,因为政府最后会兜底的。其实这是不对的。合理的存款保险制度的核心之一,就是存款保险的额度应该是多少?美国是25万美金,也就是说在25万美金以下的存款存在美国任何一个银行,是政府百分之百保证的。这个额度一定要制定好。因为额度如果太高了,实际上银行的保险是过度的。如果银行知道我的存款很安全的话,肯定放贷款的时候风险就大。
  
现在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有了存款保险制度,而大部分的国家和地区都是先推出了存款保险制度,再有利率市场化。所以,按照国际惯例来讲,现在确实应该先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再有利率市场化。

第二,基准利率,有两个利率可以参考,一个是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还有一个是回购利率。二者的区别,回购利率是以市场交易来产生的利率。从国际实践来讲,回购利率用得非常多,存贷款到投资产品、到债券的投资都是跟回购挂钩的,但是回购最近也有一些丑闻。现在主要问题是我们缺乏长期的固定收益产品,所以我们长期市场的固收交易量不够,可以将这两者综合起来作为一个基础利率。

最后,讲一下我对中小银行跟大型银行的比较。在我看来,我们的金融机构大概有三层体系。一个是超大型,五大行的资产、市值都是全世界的前10或者前20,大型的有很多,资产规模也相当大,都是政府担任大股东。第二是中等规模的银行,很多是城商行,我这里把金融机构和信托公司也放进去了,我在民营银行这里打了一个问号,这些民营银行要看它的资金量到底是中还是小,待定。第三,就是有大量的小型贷款机构。
  
看看现在银行的主要盈利模式,大部分还是靠利差,这个跟美国银行的差别还是非常明显的。美国的任何一个商业银行的贷款,三分之二不是给企业,是给个人和家庭的,主要是房贷、车贷和其他消费者的贷款。而大部分中国的大型银行,贷款里面主要还是企业贷款,所以中小银行最大的发展空间就是发展个人和家庭的贷款。

我觉得中小银行、民营银行最大的优势,第一就是他们可以服务个人和家庭,即个人贷款。

第二,从企业贷款来讲,他们的优势是中小微企业。像阿里和腾讯有一个最大的核心优势就是有大量的消费者信息。这个大数据是非常有用的。我在美国时做过研究,你如果有消费者的数据,哪怕没有家庭收入,你可以基本准确预测这个消费者如果问银行借钱,还款的违约概率是多少。

中小银行非常接地气,他们立足于社区,立足于市场,对社区里的家庭也好、企业也好,了解是非常深的。从这一点来讲,这个是大银行赶不上的,虽然大银行有各种各样的网点,但是大银行主要是规模经济,它的信贷决策是比较标准化的,而中小银行最核心的优势就是对本地客户有长期的了解。

第三,就是中小银行有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大型银行是没有这么灵活的。

从挑战来讲,利率市场化最主要的风险就是短期内存款利率上升的概率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存款缺失可能就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这个上面,中小银行风险比较大,风控的建立也是很重要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