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头汤》教学反思

(2014-12-21 11:10:02)
分类: 教学反思

《石头汤》教学反思

开发区第三小学 李杨

第二次上绘本课,我选择了绘本《石头汤》。这部作品是美国琼·穆特的作品,讲的是一个村庄,那里的村民常年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身心饱受煎熬,因而心肠变得坚硬,冷漠,不愿接受任何人和事物,不愿意和任何人交流分享。一次偶然,三个和尚下山化缘,来到了这个村庄,想了个煮石头汤的办法,一锅石头汤使那里的人们学会了付出,学会了分享,并懂得了付出得越多才会收获得越多的道理。

    本次绘本教学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现做反思如下:

一、思路比较清晰,教学环节层次性比较强。

我在本节课设计了几个环节:

一、教师讲述绘本故事

二、感受环境的变化

三、感受人物表情的变化

四、感受人物行为的变化

五、体味绘本带给我们的思考

设置的几个环节,首先通过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降低了学生阅读的难度,通过增设疑问,引导想象,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而且易于将孩子带进故事;第二,通过比对画面前后色彩变化,感受人物表情行为的变化,更易于帮助孩子理解绘本所要体现的主题;第三,师生共同学习,分享了阅读的快乐,促进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助于今后的阅读习惯培养。

这样的语文课堂,和传统课堂不一样。学生沉浸在《石头汤》的“味道”中,领悟到的是“分享让人幸福。”

绘本一直是我所喜爱的,基于本班学生实际情况,也一直积极探索。6班的孩子们对绘画有着高度的兴趣,所以我也在绘本中积极帮助孩子爱上语文,找到属于自己的阅读兴趣,发挥自己爱绘画的专长。

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不能人手一本图画书,仅靠课件的展示不够的。孩子对于绘本的基本组成几乎一无所知,只是一味地沉浸在故事中,造成语文教学的单调性。另外,由于解读绘本本身时间过长,造成活动较少,所以以后在文本阅读后,应当充分活动,让绘本教学不再是单一的讲故事课,而是能够做到,人文教育与语文训练的结合点,做好文本在活动中的实践。

这些都有待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改进。我相信,绘本走进我们的语文课堂,将成为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营养大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